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部分

的人物,便可稱之為“又孝”。

古注針對“多能”,對聖者提出了質疑。於是,子貢的回答便有辯解之意。其回答為:孔子先生既為聖者,也是(指並非成為聖人的條件,或者為非聖者的因素)多能之人。

孔子在聽到太宰與子貢的會話後,說道,太宰怎麼會了解我呢?我在年少之時,由於身份卑微,生活窘迫,所以掌握了許多卑賤的技藝。君子會有這麼多的技藝嗎?應該不會吧。

根據孔子所言,對“多能”作出了否定。在孔子看來,身為君子,不應具備一些瑣碎卑微的技能。“多乎哉?不多也。”——該句為自問自答句型,進一步加強了否定意味。

君子不應該多能,何況聖者乎?孔子出身貧賤,無奈只好學習了許多的技藝。在文中繼續寫道:

牢曰:“子云:吾不試,故藝。”

共九字。古注中將此單作一章,而新注將此與前句合在一起。所謂“試”是指做官。古時候,出世便是做官。由於沒能做官,於是便學習了許多技術。“藝”表示技術。“牢”為孔子弟子之名,姓琴。孔子對牢所言被其弟子收錄到了《論語》中,由於與前章中所提到的“吾少也賤”相對應,便將此句收編至此。

孔子並非個人喜好而成為多才多藝的。他也曾感嘆,真正的君子不應如此。

儒家將全能人才作為個人奮鬥的理想目標。所指的全能人才,是接受了全面均衡教育才實現的。“鄙事”——日常生活中用到的技術——不在六藝之列。

六種德目如果不與學問相結合便會引起禍端。六藝中,禮、樂、書、數與學問較為接近,而射及御與學問相去較遠。孔子開玩笑說成為御的專家,正是基於御是距學問最遠的觀念。

選擇學習御的戲言,在體現了儒家追求學問至上的同時,也顯示出了其對專項技術的歧視。儒家的長短都濃縮在了這一句小小戲言之中。

文中太宰是指吳國太宰嚭。其人在吳越戰爭中充當了一個醜陋的角色。吳在會稽山將越包圍並逼其走投無路時,嚭接受了越的降服。而不接受越降服、主張徹底消滅越的伍子胥在與嚭之間進行的政治鬥爭中落敗,最後被處以死刑。嚭之所以接受越的降伏,據說是由於他收取了越的賄賂。

越在降伏二十年後,一雪“會稽之恥”而滅了吳,越便以不忠的罪名將嚭誅殺,這在《史記》中有載。吳在會稽接受越的降伏後,頻繁出兵北上。越之所以能復仇成功,與吳頻繁北伐從而導致國力衰退有關。吳王夫差最初北上伐魯,孔子弟子子貢於公元前 488年作為魯國的外交代表與吳交涉,會見太宰嚭。當時,吳提出要用百牢來作為宴請。一牢為一牛、一羊、一豬。子貢拒絕了吳的要求,原因是,根據周的慣例,宴請天子不過十二牢,公為九牢,伯六牢。《史記 ·魯周公世家》中記載如下:

吳王夫差強,伐齊,至繒,徵百牢於魯。季康子使子貢說吳王及太宰嚭,以禮詘之。吳王曰:“我文身,不足責禮。”乃止。

文身指刺青,乃吳之風習。中原視之為蠻夷風習。吳王夫差號稱自己不是聽命於周天子的中原人民,因此不應受周朝慣例的限制。然而他最終還是放棄了百牢的要求。

子貢以魯國代言人的身份與吳交涉時,孔子六十四歲。五年後,子貢再次與吳交涉,當時孔子仍然建在。

孔子時代,稱霸長江下游的吳,尚不知周禮。儒家則極為重視周禮。吳王在聽說周禮後,便突然改變了態度,撤回了百牢的要求。

關於自稱為蠻夷的吳國,曾有一個建國傳說。相傳本應為成為周天子的泰伯,將王位讓與其弟季歷(文王之父)後出奔,在南方開創了吳國。因此,吳王沒有無視周禮,或與此傳說有關。

由此可見,孔子時代,儒家僅存在於中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