錯,就像一臺製作精良的趙氏戰車。”
正說著,郢都城下響起一聲號角,一輛戰車駛出了郢都城門。公子圍站在戰車上,扶著車轅向楚王鞠躬。楚軍開始進入戰場了。
楚王終究是疼愛這個弟弟,再加上大戰在即,楚軍缺乏知名的大將,所以公子圍帶領軍隊返回郢都之後,楚王沒有追究他私自撤退,導致楚軍水路戰敗,令尹陣亡的罪責。整個楚國反而在兵臨城下的驚慌不安中,感謝公子圍將楚國的主力帶回了國都,因為這份功勞,這次大戰就由公子圍擔任主將。
公子圍的戰車駛出了郢都城門,在他的戰車身後,七十五名精銳的楚國勇士身穿著綴滿鐵片的楚國組練甲,步伐整齊的尾隨著戰車前進。隨著他們腳步的邁動,這些人渾身的鐵片嘩啦嘩啦響,他們在這一片金屬聲中,目不斜視的尾隨著公子圍的戰車,一直到了預定位置,公子圍停車,這群甲士原地站定,靜靜的、大氣也不出。
當公子圍的戰車駛出郢都城門洞的時候,楚軍第二輛戰車緊跟著駛出城門。稍後,無數的戰車不停的從城門口吐出來,等城門口聚集了一個旅的楚兵之後,郢都的其餘城門也開啟了,從那些城門中不停的吐出浩浩蕩蕩的楚軍。這些楚軍像溪流彙整合江河一樣,逐漸的在郢都城下彙整合大方陣,成矩形陣式,然後,巨大的怪獸移動了。
楚軍在這裡整理隊形,對面的晉國人也做著同樣的工作,中行吳駕著戰車,在自己所屬的上軍橫向疾馳著,他從頭到尾檢查了一遍將士們的準備工作,而後回到了本陣的指揮位置,換乘了另一架戰車。中行吳檢閱本軍的時候,乘坐的是輕便的革車,如今要主持衝鋒了,為此他換乘了更寬大的廣車。
第二百四十七章 第一回合:狂勝
廣車彷彿一座移動的武庫,車上左手插著三面盾牌,每面盾牌下面綁著一張弓、一壺箭;右手插著兩柄長戟,一柄大斧;戟杆處、車轅上還綁著三架上好弦的弩弓,弩弓的滑槽上已經安放好了弩箭,這一設計倒出於趙武的新想法。
廣車前方,駕車的御戎身披著重甲。那身鎧甲非常厚重,御戎幾乎不能站起來,為了在顛簸中很好的操控馬匹,大多數御戎都會用一捆皮草繩子,把自己牢牢綁在座位上。而他們身上那副鎧甲,將他們從頭到尾嚴嚴實實的遮蔽起來,連眼孔部位,也只是露出兩個鴿子蛋大小的孔洞。
中行吳的車右是負責遠攻的,他身上穿著一身輕甲,胳膊上綁著一個狹長的,形同梭子一樣的盾牌,手裡持著一張弓,腳邊還放著一張弩。而在車右附近,零落的豎放著許多捆箭。此外,還有一張巨型盾插放在廣車前方、御戎的靠背處,這張巨盾可以在戰鬥中,掩護中行吳的身體。那張巨盾腳下還插著幾個短柄武器,有備用的箭,替換的戟頭,還有短柄的釘錘……
中行吳在車上一一檢查了廣車上的配備,然後偏轉頭去,向右側方的指揮車打個招呼,指揮車上的人點點頭,用力敲響了車上的大鼓。鼓聲隆隆的響了起來,晉軍開始原地踏步,等士兵的步伐一致了,整個天地間只剩下節奏分明的腳步聲。司號掄起手中的錘子,敲了一下戰車上的馨,隨著這聲清亮的金屬音響起,中行吳微微將手中的戟杆前傾,他的御戎掄起了馬鞭,在空中打了一個響鞭。晉軍動了。
楚軍是一輛戰車一輛戰車進入戰場的,他們只有當一輛戰車就位後,其餘的戰車才按一定間距,逐步就位。而晉軍則是整體移動,中行吳帶領著上軍一個整編軍、五個師、二十五個旅同時進入戰場,二十五面軍旗迎風飄揚,晉軍整個龐大的方陣像泰山壓頂一般,帶著晉國人一貫的霸氣,不慌不忙的、傲慢的進入指定位置。鼓號聲停止,戰場一片死寂,風吹得軍旗發出噗哧噗哧的響聲,這種單調的響聲反而更增加了寂靜的氛圍,那寂靜壓得讓人喘不過氣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