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植物還是動物,亦或是其他礦藏,都算在內。像是觀獅山書院蒸汽機研究所,現在就非常需要一種可能是美洲才能生存的樹膠,如果有人帶回來了這些樹膠的成品或者是種子,都可以獲得重獎。」
不是每一個人都像是李耿和李義協,是衝著流芳百世而去美洲探險的。
對於大部分人來說,激勵著他們冒著生命危險去遠航的,主要就是金錢。
哪怕是後世西方開啟的大航海時代,本質上也是為了金錢。
那個時候,通往東方的航道被大食帝國把持著,歐洲的商人根本就沒有辦法順利的前往東方做生意,只能接受大食商人的盤剝,購買天價的商品。
據說在羅馬,絲綢跟黃金是等價的。
這要是傳到了大唐百姓耳中,估計是怎麼都沒有辦法想像吧?
絲綢哪怕是再昂貴,也沒有到跟黃金等價的地步啊。
但是經歷了大食海商的層層盤剝,東方出產的絲綢到了西方之後,就是要這個價。
瓷器的情況,也是不遑多讓。
為了打破大食商人對東方貿易的壟斷,歐洲的冒險者才開始開闢新的航線。
甚至哥倫布發現新大陸的時候,還以為自己到達的是印度,所以把美洲的土人叫做印第安人。
當時,哥倫布返回西班牙巴羅斯港的時候,得意洋洋地對外宣佈他已經找到通往印度的航道。
這是什麼意思?
這意味著他找到了通往東方的新航線,大家不需要冒著大食帝國封鎖的危險,可以直接前往東方了。
這個訊息一傳開,整個歐洲都為之轟動了。
原本沒有什麼價值的航海日記,發行成書籍之後居然也被一搶而空。
哥倫布本人也是得到了西班牙國王隆重的禮遇,成為西班牙的貴族。
不客氣的說,他一下就從一個冒險家實現了階層躍變,成為了一名貴族。
這對其他冒險家的激勵作用是非常巨大的。
之後,哥倫布又先後三次帶著船隊遠航他認為的「印度」。
很可惜,他發現的新大陸其實是北美洲,根本就不是真正的印度。
自然而然的,哥倫布的任何一次航海都無法為西班牙國王帶回大量的黃金和香料。
這幫歐洲人都是很現實的,你不能給我帶來價值,那你這個人就是沒有用的。
什麼貴族光環,在這個時候也失色了。
慢慢的,哥倫布變得聲名日落,許多按照他的航海日誌出海冒險的海員甚至認為他是騙子。
就這樣,後世鼎鼎大名的哥倫布,居然在貧窮和疾病之中默默死去。
所以李寬準備用最現實的金錢去激勵大家出海。
對付俗人,就用俗辦法,這樣的效果才是最好的。
反正美洲的金礦也好,銀礦也好,亦或是銅礦,都是冠絕全球的,完全可以樹立起幾個典型出來,不怕吸引力和衝擊力不夠。
與此同時,各種各樣新物種的發現,帶來的潛在意義也是非比尋常的。
就像是玉米,你要是把它從美洲帶回到大唐,推廣開來之後,這個價值到底有多大?
別說是幾萬貫幾十萬貫,就說是價值幾百萬貫,甚至是幾千萬貫,也是沒有問題的。
高產作物要是沒有引入到大唐,人口一億多,基本上就到達了極限了,要繼續增加的話,壓力就會變得很大。
但凡是碰到饑荒,就容易造成國家動盪。
但是有了這些高產的農作物之後,大唐可以容納的人口數量至少可以翻兩番,讓四萬萬大唐同胞變為可能。
再加上大家還可以生活在澳洲、美洲等各個港口,大唐的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