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部分

家同甘苦、共患難,而項羽卻自私自利。〃劉邦認為他們說的有道理,但沒有說到最重要之處。他總結了自己取勝的原因:〃論運籌帷幄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我不如張良;論撫慰百姓、供應糧草,我又不如蕭何;論領兵百萬,決戰沙場,百戰百勝,我不如韓信。可是,我能做到知人善用,發揮他們的才幹,這才是我們取勝的真正原因。至於項羽,他只有范增一個人可用,但又對他猜疑,這是他最終失敗的原因。〃知己知彼,自信信人。當領導,就該這樣當。

第三節〃馬上得之〃,馬下治矣

贏得楚漢之爭的勝利之後,劉邦於公元前202年在定陶正式登基為王;國號〃漢〃。劉邦是農民出身,按照文革時期的分法,頂多算是個中農。縱觀歷史上農民出身的領導大多由於階級侷限最終失敗了,劉邦卻成功登基為王,成就了一世偉業。所謂亂世出英雄,治世則有明君。

戰後,百廢待興,劉邦深知需要個好的〃藥方子〃來治癒戰爭帶來的創傷。在劉邦背後有一隊良醫在,何求無良藥?劉邦首先做的就是固本。中國是傳統農業大國,農業就是國之根本,因此要發展農業生產,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劉邦在農業政策上進行一系列改革,推行輕徭薄賦的政策。其實早在楚漢戰爭期間,劉邦就規定:關中從軍者免除其全家徭役1年。劉邦稱帝之後,又規定:諸侯子弟留在關中的,免除徭役12年,回原籍的免除6年,軍吏士卒爵位在6級以上的,免除本人和全家的徭役。後又規定:吏卒從軍到達平城以及守衛城邑的,都免除終身徭役。漢高祖十一年又規定:士卒隨從進入蜀、漢、關中的,都免除終身徭役。漢高祖十二年又規定:二千石官吏進入蜀、漢、平定三秦的,世世代代免除徭役。他是要將改革進行到底的了,也算是與時俱進的典範了。

據說,有一次劉邦到長安,看到宮殿建設非常宏大,很生氣地責備蕭何〃治宮室過度〃,會加重徭役,妨礙農業生產。其實,漢初的徭役制度並不算太重,男子從23歲到56歲是服役年齡,每人每年在本郡或本縣服役1個月,稱為更卒。每人一生中到京師服役1年,稱為正卒。到邊疆戍守1年,稱為屯戍。儘管這樣,劉邦還是儘量減輕群眾的徭役。推行輕徭薄賦這一親民政策,一方面他贏得了飽受戰爭迫害的民心,劉邦這個皇帝當然也好做了,與他人利與己便也;另一方面也使國家的經濟得以復興,國力得到增強。劉邦是農民出身,雖然曾經被罵成〃無賴〃,但他清楚地明白人民的心理,也很熟悉社會生活,可謂是老早就做好了實踐調查,所以他是很有發言權的。

劉邦沒有讀過幾本書,可他的謀算,他的管理人才的方法是在學校裡花錢學不來的。美國電影《心靈捕手》的男主角韋肯曾經就說一個貴公子哥,你花上萬元的學費還不如我花幾毛錢在圖書館裡學的多。他不喜歡文縐縐的讀書人,但他還是接納了酈食其,這是他知人善用的表現。真正扭轉劉邦不愛文人這一想法的是陸賈。陸賈經常在劉邦面前談《詩》《書》,劉邦實在受不了就罵他賣弄沒用的學問,還說這個江山是靠我們在馬背上打下來的,《詩》《書》有何用。陸賈說了一句:〃馬上得之,寧可以馬上治乎?〃也就是說:〃你厲害,在馬背上打得天下,可你可以在馬背上治理天下嗎?文武並重,一張一弛才是治國之道。〃劉邦被駁的啞口無言,雖然覺得很沒面子,可是面子是小,國事為大啊!好在劉邦肚量大,不像讀書人把面子看得那麼重,才聽取了陸賈的意見,開始以文治國。為了顯示自己是有身份有地位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