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始向城頭紛紛射箭,而後面還有千餘甲兵也在護城河邊瘋狂的開弓放箭。
鋪天蓋地的箭枝絲絲的撲向城頭,但聽砰砰砰的響聲,城頭的朝鮮火銃手也開始反擊。
城上大部分軍兵如今都有木盾護身,傷亡不是太大,而李倧等人躲進了城門樓,建奴騎兵突進,根本沒有攜帶大炮,因此城門樓也算是固若金湯了。
朝鮮軍兵的火銃和步弓的反擊則是給城下的朝鮮百姓帶來了大片的傷亡。
大股的人群倒地掙扎呼號,但是後面的建奴甲兵的刀槍相逼還是驅趕著百姓開始豎立其雲梯,他們沿著雲梯開始向上攀登著。
守軍則是在各級軍頭的號令下將滾木擂石推了下去,大段的原木和巨石一旦滾下立即帶給下面大片的傷亡,下面的朝鮮百姓不斷哭號慘叫,整個西城被持續不斷的慘叫聲圍繞著,如地獄般悽慘。
李倧渾身顫抖的坐在城樓內的桌案後,他閉上了雙眼,但是這些慘呼還是從他的耳朵中不斷的進入,讓他心裡不斷抽動,恐懼、羞愧、以及憤怒在他心裡翻騰,讓他的麵皮抽動不已。
其他的大臣也只能無奈的等待著,作為文臣他們此時是素手無策。
守城的朝鮮軍兵和青壯既然推動滾木擂石,離開了木盾的防護,那麼建奴的箭枝就是如期而至,帶給城上的守軍傷亡。
不斷有守軍和青壯手捂著箭枝和傷口慘叫倒地,接著被其他人抬下去。
但是木石還是源源不斷的被守軍推了下去,阻止朝鮮百姓的登城,大堆的朝鮮百姓被砸死砸傷,很多雲梯破碎,朝鮮人慘叫著從一兩丈高處跌落。
也有些有血性的朝鮮人返身同建奴甲兵拼命,但是沒有組織的反抗很快就讓建奴甲兵鎮壓了。
其他的朝鮮百姓則是踏著地上的死傷者,抬著雲梯繼續攀登,直到他們被滾木擂石火銃箭枝擊中為止。
城上的守軍如今是麻木的用滾木擂石和火銃箭枝攻擊著向上攀登的朝鮮人,同一民族的血脈在漢陽西城不斷相互撕咬著,大明曾經上演的一幕幕今日在漢陽重現。
城樓內,外面越來越紛雜的慘叫聲刺激著朝鮮君臣的神經,很多大臣都是雙目緊閉顫抖著堅持著,飽讀詩書仕紳家族出身的他們被耳中聽到的魔音所震攝。
“孤王罪莫大焉,如不是孤王守不住這千里江山,百姓何至於受此磨難,孤王。。。。”
再也抵受不住的李倧嚎啕大哭,這個痛心疾首後悔莫及。
其他的大臣急忙的上前安撫,開玩笑,外面城頭激戰正酣,你作為一國之主,在此嚎哭不止,這,這不是動搖軍心士氣嘛,這怎能行。
好在外面喧囂聲音的太大,李倧的小嗓門真是不算什麼,傳不了十步遠,此時守城的軍兵已經忘了城門裡的李倧,他們忙活的事多了,誰顧得上他們這些礙手礙腳的君臣人等。
城下的百姓源源不斷的湧來,又前仆後繼的倒斃在城下,而城頭的守軍也是在建奴甲兵箭枝的攻擊下不斷的傷亡,只有建奴甲兵損失輕微。
此時守城的滾木擂石快速的飛逝,而往城上搬運滾木擂石的青壯卻是被箭枝大量的傷亡,很少有滾木擂石能運抵城上。
很快城頭的守軍發現滾木擂石已經就要告罄,而城下的朝鮮百姓還是在源源不斷的攀登著。
城下此時已經鋪滿厚厚一層的死傷者,後續者就是踏著它們的屍首繼續登城。
隨著滾木擂石的告罄,只有弓弩和火銃能打擊到百姓,這樣的火力差了不少,畢竟火銃裝填慢,而弓弩手們如今已經是雙臂痠麻,已經到了極限。
此時已經有些百姓登上了城頭,同守軍肉搏,而在後面一直觀陣的多爾袞一聲令下,混在百姓中的建奴甲兵開始向前衝來。(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