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36部分

李淵沉思不語,這時,蕭璃從另一個更加務實的角度勸他,“陛下,太子所言失信是一回事,另外我能不能拿下河東則是另一回事,如果我們出兵河東,楊元慶必然會放棄和竇建德之戰,率主力大軍回援,對他來說,區別只是晚一點拿下竇建德,而對於我們,卻是河東沒有拿下,反而損兵折將,同時失信於天下,陛下,代價太大了。”

李淵點了點頭,又問陳叔達,“陳尚書怎麼看?”

陳叔達是陳朝貴族,學識、才幹皆佳,他原本是絳郡太守,李淵起兵時,他獻絳郡投降,後被封為黃門侍郎,裴寂辭去吏部尚書之位,由陳叔達接任,但此時他還沒有入相,直到年初相國竇威去世,太子李建成極力推薦陳叔達為相,陳叔達正式接替竇威的相位,成為唐朝相國的五相之一。

李淵也是有意識地在削弱關隴貴族的勢力,雖然他因為得到關隴貴族的全力支援而迅速坐穩了關中,但關隴貴族的強勢也使李淵非常被動。

但由於山東士族支援新隋,使李淵一時找不到和關隴貴族對抗勢力,他便漸漸引進了南方士族,如蕭璃和陳叔達,他要培養一個能和關隴貴族對抗的新勢力集團,所以陳叔達才能在短短的數月內接連被提升,就是這個緣故。

陳叔達躬身道:“陛下,我們剛到關中便遇到了薛舉發難,緊接著丟失河東,數敗於北隋,到今天好容易才平息梁師都,關中民眾從未得到休息,一直處於戰爭的重壓之下,現在長安雖然米價還算穩定,但各種物資匱乏,陛下,現在民心思定,臣以為,不宜再發動戰爭,應以內政為主。”

太子和三個大臣的一致反對,使李淵終於打消了趁機進攻河東的念頭,他點點頭,“好吧!蕭相國,隋使就由你來接待,告訴他們,我大唐是仁信之朝,既已簽署了和解協議,就絕不會出爾反爾。”

第五十九章 兄弟反目

愚蠢!”

秦王府書房內,李世民怒不可遏,禁不住罵了起來,他剛剛得到訊息,父皇竟然準備放棄這次攻打河東良機,竟然被一紙協議捆住了手腳,他心中惱恨之極。

給他送來訊息的是戶部尚書竇碘,由於李世民和竇軌在隴西共同對付西秦國,兩人建立了良好的個人關係,這也使得竇家漸漸偏向了李世民。

由於竇威在年初去世,本來應該是由竇連結替竇威為相,不料太子李建成卻極力推薦陳叔達,使竇家相位落空,這使得竇家對太子非常不滿,反過來更加緊密了李世民和竇家的關係:

事實上唐朝高層也有著激烈的派系鬥爭,裴寂、劉文靜、獨孤震、蕭璃、竇威,這是唐朝五相,五相本來是比較平衡的權力結構,劉文靜和獨孤震支援太子建成,裴寂和竇威則支援秦王李世民,而蕭璃是中間派。

但竇威去世後,朝廷上下一致認為應該是由竇謎入相,但太子李建成卻極力推薦陳叔達,李淵也是考慮要削弱關隴貴族的勢力,便改變了眾人的預期,升陳叔達成為相國,太子勢力一下子佔了三個名額,李世民的勢力大弱,打破了原有的平衡。

巨大的政治壓力使李世民不得不結束河皇的戰役,回京出任尚書令,以彌補他在朝廷勢力的削弱,不過他這個尚書令和楊元慶的尚書令完全不同,僅僅只是一個名份,沒有任何實權,這讓凱旋而歸的李世民極為鬱悶。

不過李世民也明白,自己在軍事上的強勢,必然會使父皇在政治上扶持太子,使太子形成政治上的強勢,如果自己軍事上強勢,政治上再強勢的話,就會威脅到太子的地位,這是父皇絕不能容忍了

李世民揹著手在房間裡走了幾步,又問竇謎“,父皇是什麼態度。難道父皇就這麼支援他們的所謂大義?”

竇鈍躬身行一禮,“啟稟殿下,聽說聖上本來是想趁機攻打河東。但被太子等人說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