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23部分

然他們很多人聲稱並不知道倭匪的事情,但無法否認的是他們或多或少都為倭匪進入蘇州城提供了幫助。

換句話來說,要是沒有那些人在裡面穿針引線,倭匪是無論如何都無法神不知鬼不覺地進入蘇州城,進而在蘇州城內掀起了腥風血雨。

因此,當倭匪踏上大順國土的那一刻起,這些人的命運其實就已經決定了,註定將揹負上叛逆的罪名。

即使有官員覺得他們有些冤,也只能埋在心裡,要知道這可是叛逆罪,誰要是同情那些人的人,無疑是引火燒身。

“傳旨!”清平帝聞言,皺著眉頭沉思了一會兒後,宏聲說道,“逆首畢時節,罪無可恕,夷三族,餘者斬首,親屬流配北疆,遇赦不赦。”

“陛下仁慈。”聽聞此言,大殿裡的官員們再度衝著清平帝躬身行禮。

清平帝自登基以來,一向以寬厚仁慈著稱,即使是面對這些叛逆,他也顯示出了自己的寬容之心。

“眾位卿家,大家議議忠義堂的事吧。”解決完了畢時節等人的事情後,清平帝環視了一下殿裡的官員們,不動聲色地問道。

在畢時節一案中,忠義堂屬於一個非常特殊的個案,由於其性質惡劣,牽涉的人數眾多,影響重大,因此清平帝將它單獨拿出來商討。

“陛下,按照大順律例,進攻府衙者即為謀反,滿門抄斬。”沉默了片刻之後,那名先前開口的正三品圓臉中年官員再度站了出來,宏聲說道。

“臣附議。”

“臣附議。”

“臣附議。”

……

圓臉中年官員的話音落後,不少官員從佇列中走出,支援了他的看法,剩下的官員則待在原地未動,也不知道是有別的想法還是在觀望。

事後,譚縱知道了為什麼接連兩次都是圓臉中年官員率先開口,因為他就是刑部尚書仇勇。

趁著這個機會,譚縱掃視了一眼大殿裡的官員,官員們按照級別恭立在大殿的兩側,分為東班和西班,所謂東班指的是文臣,而西班指的是武將。

內閣的閣老立在東班文官的前列,最前端一人就是內閣首輔張必年,而皇親國戚等勳貴則立於西班武將的前列,最前端一人是清平帝的九弟--仁親王趙永昌,監察府的最高領導者,對清平帝忠心耿耿。

譚縱在西班的前面看見了趙雲安,一本正經地立在那裡,雙目微垂,盯著地面,也不知道在想些什麼。

“閣老,你如何看待這件事情?”見官員們對忠義堂的態度發生了分化,清平帝沉吟了一下,笑著看向了張必年。

張必年不僅是三朝元老,在朝中任職近五十年,門生故舊遍佈天下,文官集團的中流砥柱,而且他也是清平帝的啟蒙老師,故而清平帝對他十分敬重。

“陛下,臣認為,譚遊擊既然親歷此事,不妨聽聽他的看法。”張必年聞言,看了一眼譚縱後,衝著清平帝一拱手,微笑著說道。

譚縱昨夜被清平帝召進皇宮的訊息早已經傳到了張必年這些朝中大佬的耳中,想必心中已經有了想法,在沒有確定清平帝對忠義堂的態度前,張必年是絕對不會輕易表態的。

“譚遊擊,你如何看待忠義堂一事?”清平帝隨即望向了譚縱,不動聲色地問道。

“啟稟陛下,忠義堂雖然犯下了不可饒恕的大罪,但他們是被畢時節所利用,本身並無反意,微臣覺得應該給他們一個戴罪立功的機會。”譚縱衝著清平帝一拱手,宏聲回答。

聽聞此言,大殿裡的官員們不由得一陣騷動,面面相覷,誰也沒有想到,那天夜裡差點死在忠義堂手上的譚縱竟然會給忠義堂開脫。

“戴罪立功?”清平帝聞言,抬頭看向了大殿裡神情驚訝的官員們,“眾位愛卿的意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