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王衍為首的世家他們就建議過司馬遹以和平手段接受江東,只是他們的建議不但被朝廷上下給直接忽視了。信心百倍的大晉中央政府認為廂軍足以一舉剿滅大晉最後一個割據勢力。
“國公大人,在下承認以目前江東的實力確實不足以對抗朝廷,但還是那句話,戰爭終歸會帶來破壞,大戰之後江東必定一片狼藉,朝廷要想恢復江東的經濟必定要付出百倍的代價。既然如此,我們為何不能採取一條雙贏的辦法呢?”王導依然沒有放棄斡旋的努力,依舊在盡職盡責地企圖說服裴危。
“國公大人,這一次談判我江東是很有誠意的,晉王也意識到了以前的錯誤,就是讓他去掉晉王的稱號也行。因此務必請國公大人能夠伸出援手,我江東不會忘記大人對我等的幫助!”
“茂宏你有所不知,如今朝廷兵鋒正盛,士氣高漲之時,誰要是敢在這個時候為江東說話,少不得要得罪一大批主戰派,尤其是正日漸壯大的軍方。在這兒,老夫再給你透露一點機密,在遼東廂軍正對殘餘的鮮卑勢力進行掃蕩,用不了多久遼東的鮮卑人就將成為歷史名詞。”裴危皺起了眉頭。
“國公大人的意思是說朝廷又要用對外兵了?”王導突然感到眼前一亮,他覺得朝廷要是對外用兵的話,江東的機會就來了。前幾年就是朝廷將主要精力一直放在北方和西北,才讓江東安穩了些年。
“哎呀,茂宏啊茂宏,你讓老夫說你什麼好呢。不要覺得朝廷對北方用兵就沒有精力收拾你們。今年不比往年,十年的發展已經讓朝廷不懼任何挑戰,不要說兩線作戰,就是三線、四線也不是問題。”
“再者說,淮南劉琨為了南下作戰已經準備了近十年,作戰物資早就準備充分了,只要陛下一聲令下淮南數萬將士用不了一個月就能踏平整個江東!”裴危非常自豪地向王導介紹道。
“唉!”經過長時間的沉默。王導長嘆一聲道:“看來江東無出路了!行了,在下也不費氣力了,從今兒起再也不管談判的事,至於江東就聽天由命吧!”
聽完裴危的話,王導徹底失去信心了,不過他這一放下倒覺得心底突然輕鬆了不少。心底輕鬆了。頭腦也清晰了,往日看不透看不清的問題,這個時候也看得更加明白。他在腦海中仔細想想,以朝廷目前的實力,江東確實沒有第二條出路。
“誒,茂宏能這樣想就很好了,各人有各人的緣法。你也不用過於強求。江東若真願意接受朝廷的條件,以陛下的胸襟絕不會為難江東諸人。你看看南陽鄧氏,當年為了鑄幣的問題幫了陛下一把,他們家把持大晉皇家錢莊近十年,直到去年才開始由陛下培養的人才接過手中的權杖。”
“呵呵,雖說鄧家失去了賴以生存的手段,但他家並沒有吃虧了,如今鄧衝不但得了一個侯爵之位。鄧家數位後起之秀都步入了官場中,將來鄧家肯定要向官宦世家轉變。老夫這麼說,就是要告訴茂宏你,江東表現的越是主動,你們得到的優容也就越好,反之,真要等到朝廷動用武力了。那說啥都要晚了!”
“唉,國公大人,這次在下算是徹底想明白了。不過,就怕江東其他人想不明白啊!”王導滿是憂慮的感慨道。
“這樣吧。茂宏,老夫再給你透露點機密,你呢回去之後就實話跟江東人彙報,至於最後江東如何選擇就不管你的事了,也算是盡了自己的一番心意。”裴危尋思了半天想出這麼一個辦法來。
“國公大人的意思是透過我的嘴來‘威懾’一下江東內部的激進勢力?”
“嗯,不錯,就是這麼個意思。雖說兩岸之間根本沒有中斷過往來,但說實話江東並不清楚朝廷的真實底細。咱們先從軍事上說起,自打朝廷北逐胡虜之後,就沒有停止過軍事建設,經過這幾年發展。”
“廂軍陸軍總人數已達三十五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