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工廠”在背後撐腰。而對於德國來說,德國想要建設一支同等規模的艦隊,受資源、財力和人力所限,需要更多的時間。如果德國海軍不趁著日德蘭海戰大勝所帶來的短暫優勢有所作為的話,用不了多久,形勢就將再次發生逆轉。
而隨後發生的事實表明,德國海軍將領們的擔心不是沒有道理的。
讓德國人始料未及的是,英國人面對日德蘭海戰所造成的驚人損失,竟然會想到利用美國和資源、工業、技術,中國的人力,英國的金錢,在短時間內弄出了一個“協約國艦隊”來取代“大艦隊”用以扭轉戰局的辦法。
。,
(一百六十六)追逐戰
對於新生的“協約國艦隊”,德國人感受到了相當大的壓力,面對這樣的局面,舍爾打算趁這支力量雖然強大但畢竟是多國海軍拼湊的艦隊還無法有效的配合作戰之前,再來一場主力決戰,將其摧毀。根據這個想法,舍爾對德國公海艦隊的作戰任務重新做了調整,他將破壞敵人海上航路的任務交給了希佩爾的戰列巡洋艦隊和潛艇部隊,而他本人則親自率領戰列艦隊前往攻擊英國海岸,趁“協約國艦隊”還沒有完成全面集結各個擊破。
但舍爾沒有想到的是,美國人給中國建造的這些巨型戰列艦,威力竟然強大如斯。
對於中國在美國訂造六艘戰列艦和六艘戰列巡洋艦的事,在美國的德國間諜已經得到了部分訊息,並在第一時間發回到了德國。德國皇帝威廉二世對這件事表示了關注,但包括舍爾在內的德國海軍高層對此卻不以為然,他們認為一向債臺高築財政收入的大部分都得用來還賠款的中國政府根本不可能拿出這麼多的錢來建造這些巨大的“海上吞金獸”,德國政府的官員們也寬慰他們的皇帝,認為來自於美國的情報有誤,但好大喜功性格缺陷的“德意志孔雀”在這件事上卻表現出了少有的審慎,他一面要求情報部門儘快查明情況,一面要求德國海軍謹慎行事,“以儲存我們的艦隊為第一要務”。同時威廉二世還積極透過私密渠道進行活動,試圖瓦解“英法美日俄華”六國協約集團。
舍爾將皇帝的告誡視若無睹,他決心按照自己的計劃行事,在安排已定之後,他便和希佩爾分頭率艦隊出擊。但讓舍爾始料未及的是,“傳說”中的中國戰列艦不但存在,而且和德國工人建造的戰列艦一樣堅固,而火力和航速則遠遠的超過了德國戰列艦。
舍爾的輕率讓德國艦隊付出了慘重的代價,而現在,四艘德國“國王”級戰列艦面對兩艘中國“共和”級戰列艦,不但沒有絲毫勝算可言,甚至於連保命都很困難。
“不管怎麼說,我們是在和比自己強大得多的敵人作戰,哪怕最終的結果是失敗,也無愧於德意志帝國海軍的光榮”巴恩克中將凝視著仍然在向自己的“國王”號傾吐炮火的中國“獨立”號戰列艦,悲壯地說道。
“我們現在應該怎麼辦?”聽到巴恩克中將的悲涼之語,布勞寧豪斯艦長有些難過的問道。
“陛下的意見是對的,我們現在的任務,不是要戰勝敵人,而是要想辦法儲存我們寶貴的戰艦。我們現在距離赫爾戈蘭灣已經不遠了,中國人沒有足夠的力量將我們全部消滅,我們就利用一下這最後的有利條件吧”巴恩克中將看著布勞寧豪斯艦長說道,“只是,我們得有所犧牲才行。”
布勞寧豪斯艦長明白了巴恩克中將的意思,他嘆息了一聲,不自覺的伸出手摸了摸藏在衣袋內的妻兒照片,點了點頭。
“發訊號解散編隊全速駛往赫爾戈蘭灣”巴恩克中將大聲的命令道。
“德國人果然狡猾,我們最擔心的情況出現了。”
在“獨立”號戰列艦的艦橋上,美國艦長約翰遜上校對副艦長楊啟祥上校說道,“他們打算分開逃跑了。”
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