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山濤一方心中的焦慮之情。再加上,閉關煉法,的確是修道之人最為看重的,大過一切,如此理由,當可稱得上是大殺四方,方才真個相信,此時,山濤是真個無有應對之計了。
雖然,山濤最後類似下令般的語氣,令其頗有幾分不舒服,但是想到如此正可證明其自認為身處下風,想要找回一點兒平衡來,也就不為己甚了。
觀音菩薩想到而今三界之中,雖屢有這樣那樣的事端發生,但真算起來,卻也沒什麼干係三界安危的大事,想找到一件大過自己理由的事兒來壓自己,恐怕不比自己立刻成聖容易多少,也就點頭應了下來。
第六卷 人間萬世
第四百七十四章權柄神器,釜底抽薪
觀音菩薩地位夠高,交遊也廣,訊息之靈通,放眼三界,那也是數得著的,對於三界之內,萬靈萬類的資訊,可以說是瞭如指掌。對風伯、雨師這類法力強橫的上古魔神,自然也頗為了解。
這些上古魔神、天神,一個個都是心高氣傲的主兒,尤其是在遠古天庭司隸重職者,更是如此,不能說眼睛都長在額頭之上,但也差不多了,行事向來橫行無忌,不加掩飾。倒不是說他們不懂得掩飾,只是不如此不足以顯示他們的高貴,彰顯他們昔日的榮光。
正是有鑑於此,方才使得觀音菩薩做出之前的判斷的,但是觀音菩薩卻是不瞭解,自打這五位上古魔神跟了山濤之後,終日耳濡目染,也都禁不住沾染了幾分山濤的詭詐。正所謂天變不如人心變,一任觀音菩薩法力再高,也沒能窺破這種源自於人心深處的微妙變化,竟然於不知不覺間,著了道而不自知。
觀音菩薩就這般,隨侍在帝輦之側,跟隨山濤開始巡視南海剩下的國度。沿途之上,還盡職盡責的講解著一些風土人情,一時間,倒真個像一個下屬一般。山濤也似毫不避諱一般,任其參加自己與諸心腹,商討諸般問題的議事活動。
一路前行,山濤與觀音菩薩之間的關係,顯得融洽無比,仿若二人之間,根本沒有任何的芥蒂一般。不過,二人終究各為一大教派的代表,非是同路之人,故而,當山濤試探著,向觀音菩薩問詢主政一部的建議之時。其當即三緘其口,表示自己別無什麼好的建議。
這些許的不愉快情景,以山濤與觀音菩薩的手段。自然是眨眼之間便將其放過一邊,維繫著眼前地和睦氣氛。
一路巡行,赦罪南海億兆國度,足足用了二十餘日的時光。時間雖長,卻也非全無好處,其神念之道愈發精微,雖然其修為依舊還未能踏入大羅金仙之境。與觀音菩薩比肩。但是血神之身,顯化大千世界。卻也易如反掌。
巡行完畢,山濤一行折向,往普陀山方向行去。南海嶽府之所在,與別處不同,由於觀音自有道場普陀山。故而為方便管理,便施展大神通,將嶽府所在的狄山,遷到了普陀山之側,兩山相對。
無有羈絆,行速自快!不多時,便已然踏入了普陀山勝境。對於普陀山勝境,山濤以前也有過聽聞,言道南海雖多凡人。島連島。山挨山,國度無量數。唯有普陀山勝境。清淨自在,不染紅塵,為真正神仙之鄉。
今日一見,卻也感嘆地確是非同凡響。汪洋海遠,水勢連天,波平如鏡,綿延萬里,不見絲毫凡人跡!天上,靈氣結成祥雲,廣有數千裡,海上,小島星羅棋佈,盡是瓊花瑞獸。遙遙看去,普陀山上,金、白二色佛光上衝萬丈,直刺雲霄,激盪那氤氳之氣,化為五色雲璇。更有那清音梵唱,如黃鐘大呂,聞之便心神俱靜,直欲長留此間,不再理會任何事情。
不過,山濤並沒有過多欣賞這奇妙勝景,因為觀音菩薩的三位弟子惠岸行者木吒、善財、龍女,已經率領著百多位南海嶽府主要將帥以及一萬天兵,普陀山守山大神黑熊也率領著普陀山山神、狄山山神以及萬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