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7部分

〉玫摹�

經濟學家似乎特別在意長短有度。1983年的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德布魯曾說過,經濟學論文應該像女人的裙子一樣,短要短到令人感到刺激,長要長到讓人感到裡面有些實質內容。寫論文如此,做研究看問題同樣如此。總體而言,跟隨全球經濟週期的下行,中國經濟基本會有所趨冷,但這不會演化成一場災難。

近10年來,“中國製造”為美國等地區提供大量廉價商品,同時將國際收支盈餘借給了美國政府和消費者。在金融危機的衝擊下,對中美雙方而言,這種模式都是不可持續的。危機同時顯示,當出口顯著下降時,我們能夠透過擴大內需達到保增長和調節內外失衡結構的目標。鑑於實際的出口貢獻度明顯小於其名義貢獻度,中國完全有能力逐步擺脫對美國過度消費模式的依賴。

txt小說上傳分享

供給為何沒能創造自己的需求?

經濟學中有個著名的薩伊定律,即供給創造自己的需求。對照中國情況而言,在物品短缺的時期,這句話是有道理的。那時幾乎所有商品都十分緊俏,只要生產出來,就會有市場。但是在今天,許多部門的產能是過剩的,或者供給的彈性很大,這時已經是“需求創造自己的供給”“需求創造自己的供給”,也被稱為凱恩斯定理。在起作用了。

造成這一轉變的根本原因之一是收入分配結構出現了變化。中國經濟再平衡的關鍵不在於投資,也不在於政府消費,而在於居民消費。表面上看,危機中的消費給人一種穩步增加的印象。2009年前11個月,社會零售商品總額增長超過15%,考慮到下降的物價水平,其實際增長率達16%。這一速度是同期國內生產總值增速的兩倍多,表面上消費在國內生產總值中的比重正在快速提高。

事實並非如此。近年來,社會零售商品總額的增速均以遠高於國內生產總值的速度增長,但居民消費佔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卻出現明顯下滑。2009年中國的居民消費與國內生產總值之比為36%,這一比重自1990年以來下降了近15%。多年來,美國的居民消費與國內生產總值之比為70%左右,歐洲和日本則在50%以上。

仔細辨析可知,社會零售總額資料會透過以下途徑高估居民消費的增長。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包括銷售給企業、事業、行政單位的零售額,還包括銷售給城鄉居民建房用的建築材料,而這兩部分均不在居民消費範疇之內。居民建房支出在統計上屬於投資。儘管社會零售總額也包括了一些居民消費之外的專案,但總體來看,居民消費實際增長率要明顯低於社會零售總額實際增長率。據國家統計局初步核算,2009年一季度,儘管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實際增長,但居民消費實際增長率不到9%。

眾多研究將中國消費率低的主要原因,歸咎於中國的高儲蓄。近年來,平均每個中國家庭將其可支配收入的25%用於儲蓄,相當於美國家庭儲蓄率的6倍,日本的3倍。中國的儲蓄率也比亞洲地區的平均儲蓄率(用國內生產總值加權)高15個百分點。很多人強調,中國的高儲蓄是與經濟快速增長相伴隨的現象。這個解釋同時也在暗示,中國消費率低是因為收入增長很快,而消費的邊際傾向是遞減的,即隨著收入的增加,人們傾向於把更多的錢存起來;還有人強調,中國儲蓄率上升還依賴於東亞文化,尤其是強調社會安全網路的不足。

總體而言,這些因素固然對解釋中國的高儲蓄率水平有幫助,但卻難以解釋中國消費佔國內生產總值比重的下降。值得注意的是,自20世紀90年代中期至今,中國的儲蓄率經歷了一個止跌回升的過程,而同期的消費佔國內生產總值比重卻基本處於持續下滑狀態。

實際上,中國消費率走低的最主要原因在於居民收入佔國民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