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近一年時間的施工建設,益隆鎮東南的電子工業園區初具規模,除了研發中心依舊留在城山路的元件器分公司內,愛達電子的其他行政部門都已經遷入電子工業園區。
驟然豎立起十多家工廠、湧入近萬名工人,益隆鎮政府還沒有做好從容面對驟然而來的繁榮的準備,特別是電子工業園區初建,附近的公共配套設施不齊全,周圍給附近轉業做生意的農民圍住,連道路都給兩邊的臨時攤位擠剩下中間窄窄的一條,大多是賣早點的攤位,正值上班時間,這樣的攤點尤其的多,車子都幾乎很難開進去,好幾輛班車在前面蠕行,不曉得會不會錯過下班的時間。
臨近電子工業園區的田野地,稀稀疏疏的豎起些違章的簡易瓦房,車子開過去,路邊還有許多違章簡易房正在麥地裡搭建。
蘇津東從前面的車上下來,他看見張恪坐在後面的車裡,要過來跟他匯合,還沒有等他走過來,就有好幾個人端著油條包子過來叫賣,將前面的路給堵上。
「怎麼這麼亂?」張恪問蘇津東,「再堵一堵,班車不是要壓著點到工廠?」
「對於邊緣的工廠,主要給我們自己員工服務的食堂還是遠了一下,再說食堂裡的吃食,成本比路邊攤總要高一些,我們補貼自己的員工,又不能將其他廠的員工一起補貼了,倒讓廠外的小吃攤繁榮起來,益隆鎮那邊也不肯管理,打過兩次招呼,都說這事不歸他們管,也不好管。」
「這話是誰說的?」張恪眉頭挑了一下,「電子工業區用的是益隆鎮的土地,鎮上每年僅土地收益就好幾百萬,這事怎麼就不歸他們管?」
「這話是鎮黨委書記劉華說出來的,」蘇津東說道,「在廠子外做生意的,多是給電子工業園徵掉地的農民,土地收益,鎮上只拿出很少的一部分補貼這些失地農民,聽說村裡還要剝一層,這樣子,也的確難管……」
「積弊難革,劉華是這麼說這事的?」張恪記起劉華是誰,去年年初從益隆鎮鎮政府接手原聲達電子廠,還是經劉華的手,他去年初是鎮長,之後張恪就沒有跟他打過交道,「看來益隆鎮需要有更遠眼光與發展籌劃的官員來主持,才能讓電子工業區、植物園、私立學校等等與益隆鎮自身的發展密切的結合起來,讓一切都井井有條,不致現在的這般混亂。鎮上、村裡,都是鐵公雞,遇到好處都要扒一層,讓他們將自謂是自己的錢拿出來,很困難,這就是積弊。你看這樣好不好?與益隆鎮溝通一下,由鎮裡出面將這些失地的農民組織起來成立專業的勞務輸出公司,我們牽一下頭,讓電子工業園區裡的工廠日後一些簡單的工作只向這家勞務公司僱用派遣勞務,不要讓這些失地的、求職能力差的農民徹底沒了工作……」
「這樣是再好不過,我看關鍵還是鎮上要有強有力的組織者才行。」
「這事我跟宋培明提提看,看他有什麼意見。」益隆鎮政府的動作太遲緩了,在電子工業園區開工建設大半年的時間,規模日益龐大,鎮政府還沒有專門的應對規劃出臺,張恪他是不甚滿意的,未必說益隆鎮政府班子成員有什麼問題,完全可能只是能力欠缺。
趕到廠子,到上班的點,幾部班車都停在廠門外,打卡的地方,只有下夜班的員工打卡出來,這裡的員工倒沒有在前面給堵遲到的。
蘇津東無奈的說:「市區接送員工的班車時間比以前提前十分鐘……」
張恪想起他剛畢業工作的情況,每天為早上多睡十分鐘而心神交戰,提前十分鐘上班雖然是管理上的無奈之舉,但卻要遭到員工,特別是嗜睡的青年員工痛恨的,還是先與益隆鎮溝通好。
張恪與蘇津東先在廠區裡到處巡視,就公司管理上的一些問題交換意見,直到十點鐘,張恪才由蘇津東陪著到市場部的辦公室來,楊雲、劉明耀,難得的兩人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