稱一個日新月異。最顯著的變化就是,新建的房子多了,大家都穿得比以前好了,公路上來來往往的車輛,有不少是先富起來的村民們自己掏腰包購買的。這其中,專門做公交客運生意的中巴車,最是引人注意。
原本,四個鄉鎮的頭頭們,是想著聯合在一起搞個公交公司的,準備政府投資一部分,由私人提供一部分車子,再買上個幾輛車子,然後就能跑客運公交了。只可惜,青龍鄉的村民們膽子夠大,不但拒絕了四個鄉政府的聯合建議,還想出了個承包的主意。
這樣的點子,既不是阿豆想出來的,也不是李家姊妹想出來的,而是另外三位大學生中的一位想出來的,她就是歐陽文靜。據瞭解,付娜在這個點子裡也起到了不小的作用,當時就是她親自出馬,去勸說那些搞客運的青龍鄉村民們,抓住機會,以來承包了這個私人客運的專案。
發展這條客運線路,最賺的應該是青龍鄉,畢竟它的地理位置是最裡面的,相比較其他三個鄉鎮而言,成立正式的客運線路後,有百利而無一弊。其他三個鄉鎮搞運輸的,本來是不答應把青龍鄉劃在這個公交線路內的,用人家的話來說,這一趟跑下來,等於是終點站了,有人乘坐還好說,沒人的話,根本就是連油錢都撈不回來。
當時,這話傳到了歐陽文靜和付娜的耳朵裡,就覺得很不爽了,想著要是沒有青龍鄉的企業修路,你們這幫人就算買得起車也開不上路。石子路到是能開車,維護起來卻麻煩,時不時的,還會被兩車交會時彈起來的小石子給碎了玻璃。
從這方面來說,兩位女大學生的想法,到也不算過分。
大學生幹部們在這裡已經生活了一年多,早就有些感情了,所以,為了青龍鄉的今後發展著想,歐陽文靜和付娜毅然決定加入到四鄉鎮公交線路的開發中去。不為別的,就為了青龍鄉村民們應得的權利。事實上,和李家姊妹一樣,歐陽文靜她們都對四鄉鎮的經濟聯合生著悶氣。
看到歐陽文靜和付娜為青龍鄉的乘坐權而出頭,其他三個鄉鎮的頭頭們,頓時覺得事情不好辦了。人家已經想清楚了,他們這裡的變化,有八成以上的功勞,要歸納在這些大學生幹部身上。再說了,青龍鄉名義上是四個鄉鎮大聯合的一份子,實際上,卻有著超然的地位。
別的不說,就說那三個鄉鎮企業的訂單,還要靠著青龍鄉這邊呢!這要是惹毛了那些大學生們,違背協議,掐了訂單的話,後悔可就晚了。不過說真的,青龍鄉的地段,確實和那三個鄉鎮不一樣。
因為青龍鄉是唯一一個全部地盤在深山岙岙的鄉,不但包含的面積大,路程也是又遠又難的。問題是,私人客運車輛最多的,也是青龍鄉,如果沒了青龍鄉的線路,就算這條公交線路成功搞起來了,在車輛的問題上,依然會有缺口。
商量到了最後,這條公交線路的承包權,最終還是落到了青龍鄉的手裡,至於其他鄉鎮搞運輸的,都得聽從青龍鄉公交公司的統一安排,不然的話,有得是交警上路處理他們的車子。
這樣的一個小插曲,青龍鄉得到的實際利益不多,卻在四個鄉鎮的民眾中,樹立了龍頭老大的形象。大家都不是笨蛋,自然能從中看出些彎彎道道來,而當初苦口婆心勸說的歐陽文靜和付娜,更是在青龍鄉一舉成名了。現在的她們,一下村子,都會被熱情的村民們搶的,不是被搶去做老婆的,而是搶著請吃飯的。
應青龍鄉的要求,李氏醫館這邊,分配來了六位醫學院剛剛畢業的大學生,別看人家都是剛畢業的,卻是屬於標標準準的中醫。這幾個人,在醫學院的時候,都已經透過了實習期,並且拿到了神農氏中醫學院獨家頒發的中醫資格證書。
不過看上去,這六位大學生中,有幾位不是很滿意這次的分配,要不是中醫學院的分配,有著十七處和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