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難免失衡,讓唐王尋得了機會。
王德漢好賭,常常欠債,許多次都找同僚週轉,可是他還錢卻又不急,總要人開口討要,次數多了,同僚和長官,便難免都對他疏遠。
有一次,他輸了三百多兩,又恰逢過年,別家都殺雞宰羊,就他還揹著鉅債,他求到指揮使楊彥昌,想向他借些銀子週轉,楊彥昌知道他的本性,所以沒給,而是讓人給他家裡送去些魚肉,讓他家裡好過個年。
要說,有點良心的,因該感激才是,可惜忠言逆耳,王德漢並沒有感激之意,反而狠上了楊彥昌,這時魯王抓住機會,找人故意輸給他五百兩銀子,等他反應過來之時,唐王的銀子他已經花完,便算上了賊船。
除了這兩人之外,還有三個千戶和一些隱秘的人,唐王一直再花功夫維持關係,他們都給唐王寫了效忠的書信。
唐王給他們的命令是,先守住南京,全力支援高一功,將魯王的人馬擋住,等到金聲桓殺了王彥,然後再設法除掉高一功,控制五軍都督府,發動兵變,控制南京的軍隊,不過南京城中,忠於朝廷的軍隊很多,實現起來很難,所以唐王交待,若是不成,便率領部下和捧日軍一起開啟城門,將金聲桓的人馬,迎到南京城來。
趙印選這邊,自然是想要發動兵變,把五軍都督府和高一功控制起來。
道理很簡單,既然是冒著生命危險發動兵變,自然要給自身爭個好價錢。
開啟城門,放金聲桓入城,他們開個城門,只率領手下人馬投靠,能分到的功勞自然少,而且還容易被金聲桓兼併,等於給金聲桓做了嫁衣,他們的地位會與金聲桓差太遠,在唐王主政之後,也進步了核心的圈子。
要是能控制高一功和五軍都督府,幫唐王殿下控制南京,不說與金聲桓平起平坐,至少也不會被甩太遠。
趙印選等人,明白兩種情況之下,他們的前程將會天差地別,所以他們無論如何都要把高一功幹掉。為唐王辦事,是忠於帝室,可忠心的同時,他們也要為自己考慮考慮。
順軍系那些流寇,爬到他們這些正統官軍的頭上,爵位高他們一大截,早讓他們不滿。
這些日子以來,趙印選幾人一商量,都表示同意,他們乾的本就是提著腦袋的買賣,自然要做就做大一些。
因為時機未到,金聲桓還沒訊息,為了避免打草驚蛇,幾人都十分隱忍,對於高一功的命令,都是言聽計從,以免引起他的懷疑。
這日,幾人奉命巡視城頭之後,剛下城,就有士卒前來傳令,言大都督讓他們前往五軍都督府議事,幾人不疑有它。
按照唐王殿下給的訊息,安慶那邊因該得手,金聲桓這幾日就會過來,關鍵時刻,未了不讓高一功起疑心,便只帶各自的親衛,直奔五軍都督府。
浙軍這幾日的攻勢變弱許多,肯定是在準備什麼其它的攻城手段,他們以為高一功召集他們商議防禦事宜。
一行人進入衙門,站崗計程車卒並沒有什麼變化,他們剛走過一個穿堂,迎面就看幾個軍校匆匆出啦,看見趙印選一行人之後,立刻上前道:“趙將軍來的正好,免得卑職跑一趟,大都督正等幾位將軍哩!”
趙印選與王德漢互相看了一眼,趙印選的手不自覺的落在刀柄上,“大都督找我們有什麼事?”
“正陽門的守軍聽見動靜,叛軍好像挖了條地道,大都督要和幾位將軍商議!”那軍校抱拳低頭,沒敢看兩人。
“哦,前頭帶路!”聽了這話,見果然是商議守城的事情,趙印選和王德漢放心了一些,一揮手,跟著軍官繼續往前,直奔節堂而去。
有五軍都督府的軍校領路,他們一路暢通無阻,一直到節堂外時,他們的親兵才被阻攔下來,這並沒引起他們的警覺。
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