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進展,他立時便讓身後親兵吹起號角,給被圍的金軍打氣,讓他們挺住。
號角響起,吳三桂繼續賓士,不多時,迎面便有無數敗軍倉皇的跑來,瞬間就與他們撞在了一起。
這些金兵已經潰不成兵,膽氣盡喪,見了後軍也沒有安定下來。
吳三桂的人馬,頓時就被潰兵堵住,他騎在馬上看著敗軍,有些吃驚,心道這是敗得有多慘,居然成了著般模樣。
忽然吳三桂心中生出一股不好的預感,立刻四下張望,沒見鰲拜身影,他不禁急了起來,忙急聲吼道:“你們都統能呢?”
敗軍士卒聽了此言,當下便有人嚎哭道:“王爺,都統率部突圍,被明將一槍貫穿喉嚨,戰死了!”
吳三桂震驚不已,臉色陰沉著,“副都統呢?這個訊息可以確定嗎?”
他話說完,又聽人說道:“都統的屍體被明將拖上戰馬,已經往南而走,副都統在後面斷後,想必也是不保了,嗚嗚”
鰲拜、桌布泰都完了,屍體還在明軍手中,軍隊的正副都統領都被明軍所殺,怪不得前軍會敗成這樣。
吳三桂一聽,不敢遲疑,當即揮手讓潰兵讓開,便催馬往前,旁邊護國柱被前軍的慘狀嚇得不輕,忙打馬追上,一下抓住吳三桂的馬韁,“王爺,小心還有埋伏!”
吳三桂一下將他的手掰開,“天色以亮,皇上馬上就會領著大軍趕來,明軍哪裡還敢埋伏。一下折了鰲拜、桌布泰兩員滿將,屍體都沒搶回來,本王無法向皇上交代。”
說完,吳三桂一揮馬鞭,便疾馳向南,官道上的潰兵立刻退到官道兩側,近萬金兵奔跑著迅速從潰兵中間透過。
大軍奔跑,一路上遇見不少敗軍,木然的站在道路旁,目光呆滯的看著大隊金兵跑過去。
不多時,吳三桂便到了戰場,官道和官道兩側,到處都是金軍屍體,兵器、箭矢、受傷的戰馬,隨處可見,還有不少金軍傷兵座在地上,沒有被明軍殺死。
不少躲在草叢中,或者裝死的金軍,見金軍後軍過來,紛紛都站立起來。
明軍見他趕來,並沒清理戰場,顯然撤退的十分匆忙,吳三桂並沒有停歇,而是一揮馬鞭,大聲吼道:“繼續追!”
江北渡口,三座浮橋上,已經沒有明軍透過,主力早已順利撤回南岸,然而樊一蘅卻依然留在山坡上,他站了一夜,此時還在翹首望著北面。
忽然在他們的視野裡,一大片人影,向浮橋湧來,山頂上站著的明軍見此,立時大喜:“撫臺,大軍回來了!”
樊一蘅聞語,立時望去,果然見官道上無數人影,牽著不少馬匹,正飛速的跑過來。
“快,隨我下山,迎接王軍門和李指揮!”樊一蘅大喜,說完就往山下走,可他站了一夜,又是文官,不動還好,一動便險些栽倒下去,辛虧身邊的官員扶住。
“不要緊,快扶我下去!”樊一蘅扶了下頭,稍微歇了一下,然後說道。
等他們到了山下時,遠處的人影已經到了身前,當前的正是騎在馬上的王得仁,後面無數明軍小跑著而來。
“樊撫臺怎麼還不過江?”王得仁到了跟前,翻身下馬,有點驚訝的說道。
“身為四川巡撫,這次喪土失地,將士們還在奮戰,本撫怎好先過江去!“樊一蘅說著,看明軍將士遷著許多馬匹,心中一驚,忙問道:“王軍門,後面情況怎麼樣?”
王得仁臉上立刻笑了起來,“樊撫臺,大勝啊!此時不便多說,等過了江,本將再做彙報。現在吳三桂那廝追的急,李指揮於後斷後,我們必須迅速過江。”
樊一蘅聽說打了個大勝仗,料想是王得仁、李定國伏擊了金軍的追兵,他看見不少馬匹,心中大喜,十分好奇,但是王得仁說的有道理,雖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