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部分

剛才您用了“化解”這個詞,其實聽您這麼一說之後,就覺得道家和儒家表面上看起來確實是有很多的不同,譬如說,儒家講實,道家講虛;儒家有很多的規範,道家只有一個道;儒家積極地入世,道家要淡然出世,似乎看起來更加消極一些。似乎有這麼多的不同。但是,是不是在我們中國人的血液當中,這兩家始終是並存著流淌著?

傅佩榮:對,你說得沒錯。所以我們常常說,儒家跟道家如果用最簡單的方式來說,儒家是以人為中心,我要給人找到出路,道家是不以人為中心,他不會只對人,他說你不要以自己人為中心,你要以萬物為中心,以“道”為中心。譬如說,我們常常說,這棵樹有什麼用?它結蘋果,所以它有用。道家卻認為,這棵樹何必為了你而結蘋果呢?它該結什麼就結什麼,它不結也是一棵樹啊。由此可見,儒家想到任何問題都想到人的需要,是標準的人文主義;道家認為,不要太過於以人為中心,以人為中心,宇宙萬物的價值都被忽略了,所以才說,天地萬物都很美,但是,你一說人類需不需要,這個美就被限制為人類的一個需要了,所以道家在這個地方跟儒家可以作為一個互補。

主持人:所以說,兩千多年以來,這個儒家和道家作為我們中國人的兩根柺杖,一直在支撐著我們前行,走到今天,對我們的影響實在是太大了。

貧困與快樂(1)

主持人:從開頭的故事裡面讓我們感覺到,怎麼窮人的快樂和富人的快樂在那麼短暫的時間內,就會發生改變?那麼莊子認為,是貧窮好還是富貴好?

傅佩榮:像這樣的問題非常好,但是讓莊子來回答的話,他不太會說哪一個好,他要看情況而定。因為莊子看人生他有兩個特色,第一個從長遠來看,第二從整體來看。長遠就是說,你今天有錢,但是過去呢?將來呢?我們說“富不過三代”,所以從長遠來看的時候,有錢可能是暫時的;窮困也是一樣,可能是暫時的。第二個,從整體來看,一個人在整個一生裡面,他可能有某個階段,像目前經濟繁榮,他突然有錢了,但他在小時候恐怕很窮。那麼我們再問,他小時候覺得快樂是因為跟父母、家人的親情非常的溫暖,他現在恐怕慢慢覺得,錢是有了,但是好像快樂減少了。所以在這個時候,如果讓莊子來考慮,他會從整體、從長遠來看,窮人、富人各有各的快樂,只不過說你要問自己:你怎麼樣看待自己的人生?因為一個人越容易受外界影響,像價值觀從外而來,越容易受外界影響,他越不容易快樂;相反,他如果瞭解“我這個人要如何把握我自己的生命”,就會知道,有錢或者是貧窮至少都活著,活著是基本條件,有這個基本條件之後,我再往上去問:我這一生在什麼情況下,可以掌握到我生命的一個特質,然後求發展?

主持人:您提到一個價值觀的問題,我們就來仔細考量一下,當前社會的這種價值觀念。人們總認為,富有有什麼不好?富了以後,我想幹什麼幹什麼,那我不就快樂了嗎?而窮呢,成天為自己的生計而煩惱,煩惱、貧窮能快樂嗎?這個好像和莊子價值觀念的取捨不太一樣。

傅佩榮:對,我們從兩點來看。第一個是說,你有錢之後選項很多,譬如,我現在有錢了,我可以環遊世界,我甚至可以去太空,但是選項多了以後,煩惱就在裡面。對於窮人來說,我只有一個煩惱——養活一家人,我就很單純,在單純的觀念裡面,生命就容易變得比較深刻。因為我單純,只有一個念頭,看到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