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04部分

強敵對抗風險小,多了,他們自然樂此不疲。

在起匡胤之前,並不想稱帝而被部下強行擁立的大有人在,這些人的經歷,完全可以作為趙匡胤並未策劃陳橋兵變的一個佐證。可是,傳播這謠言的,本就是對他不懷善意的,誰會提起影響謠言真實性的史例項子呢?

石敬塘做河東節度使時,他的部下就在他率兵出征時突然譁變,向他高呼萬歲,意欲擁他為帝,這些將校和後來擁立趙匡胤的將領手法就是如出一轍。石敬塘當時大驚失色,急忙下令斬殺為首的三十多名將領,親兵以表示自己的忠誠。他後來的確是做了皇帝的,但是那時他縱有心自立,也因準備不足而在韜光隱晦,這從他當時的反應就可以看的出來,這些將士搞皇袍加身”絕非出自他的授意。

再有後晉大將楊光遠率兵至滑州時,也有將校突然要擁立他為帝,老楊怒斥他們:“天子豈汝等販賣之物?”鬚髮飛張,聲色俱厲,這才喝止了他們的蠢動。大將符彥饒在瓦橋關守戌時,亦有部將欲“擁立”老符。老符佯元,卻暗伏甲士將這些人盡數殺光。

後唐時,楊仁最率軍出征時,士兵要要擁立他稱帝,這個老楊也是忠臣,堅決不肯做皇帝,他的部下已無退路,乾脆把心一狠,連楊仁矗也殺了,再推出一個有人望的將軍來,那個將軍也不肯當皇帝,於是再殺,然後把這兩個將軍的人頭往第三位將軍趙在禮面前一丟讓他自己選擇:“要麼當皇帝,要麼當死鬼!”趙在禮無奈,只得稱帝,只是叛軍力弱,不敵平叛的朝廷大軍,最終沒有成功而已,否則他就是另一個趙匡胤了。

還有後唐明宗李嗣源,他率兵征討叛軍到了魏州城時,所部譁變,與魏州叛軍會合,共同擁戴李崩源稱帝,李凝源起初並無反意,還偷偷逃出了自己的軍營,只是當時事態已成,此時回到朝廷表忠心也難逃一死,於是在家眷勸說之下將錯就錯稱了皇帝。

這些發生在趙匡胤之前的事實,雖不能證明趙匡胤沒有自立之心,但熙走可以證明將校不與牽帥商量,講成既成事實B次幸帥自些外有著“光榮傳僥”的,陳橋兵變就一定不是這樣的情形嗎?

更何況,趙匡胤在陳橋兵變前後的種種表現,也足以證明他並非“陳橋兵變”的主謀。首先,柴榮死的早,他的兒子柴崇王繼位時才七歲,當時天下還未大一統,諸國林立,互相征伐,這樣一個少年天子濟得甚事?大將們能安心,會馴服麼?他們起了擁立新主之心實屬正常。而未必是掌握軍隊的主帥自己起了反心。

此外,當時趙匡胤掌握著後周最精銳的軍隊,整個開封城本來就在他的掌握之中,他的結拜兄弟“義社十兄弟”都是後周的大將軍,他要武力稱帝輕而易舉。他要脅迫小皇帝搞個,,禪讓”也是易如反掌,。以他的實力,他甚至可以神不知鬼不覺的讓小皇帝天折,讓柴氏失去所以繼承人,然後被公推稱帝。

那樣的遮羞布,絕對比先派人謊報軍情,說契丹來犯,然後領兵出去轉一圈再殺回來,搞一出比直接復位或者玩“禪讓”還要丟臉的,黃袍加身”醜劇更高明。

雄才大略、足智多謀的趙匡胤會愚蠢到選擇這種無聊的下策麼?

再者,誰也不能否認,趙匡胤極重親情。做皇帝之前是如此,做了皇帝之後還是如此,他的一生都是如此。如果說他稱帝以前這麼做是以偽善盅惑人心,那他做了皇帝之後就沒有為要一如既往地繼續這麼做,他是真的極為重視家庭和親人的一個皇帝。

然而,陳橋兵變的時候,他的家人在哪裡?

他上至老母下至妻烈…,金家老少都在開封城裡,而且正在若無其事地去廟裡上香,兵變的訊息一傳回城,忠於小皇帝的宰相大人便派兵去抓他全家,若不是廟裡的和尚起了憐憫之心將他們藏起,趙匡胤全家老少都要被一網打盡了。如果是趙匡胤親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