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度看,就是由有名到無名。
“天地之始,萬物之母”是以無名、有名分成兩個層次,即“無名”的本源狀態和“有名”的分化狀態。一個是無極態,一個是太極的演化態,它類似洛書、河圖表示的“準極性態”。你看,老子用這麼幾句話勾繪出來的內容豐富得不得了,一部《道德經》就是一本百科全書。那麼這個地方講的也可以說成是宇宙的演化,因為萬事萬物生長成亡的變化都是這個規律,老子是講根本的規律。一切事物都可以套進“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的演化程式。就看你對應到哪一個層次上,對應到哪一個發展變化的過程中,都能夠對應上。如大爆炸的宇宙模型是這樣;中子脫變為質子和電子是這樣;原子電離成離子是這樣;宇宙星雲產生恆星、星系是這樣;男女產生子女亦是這樣,極性世界的一切事物都可套進去。
“故常無慾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無名”、“有名”、“可道”、“常道”這些極其深邃的認識是怎麼認識的呢?前面是講本體論,後面是講認識論,是老子講怎麼認識世界的。“故常無慾以觀其妙”,要認識天地之始,萬物之母,用一般人具有的五官感覺的反映是無法認識的。老子把人具有的各種感覺功能通稱為“欲”,因為人的慾望就是要滿足這些感官的生理需求。老子講的“有欲”,正是我們人的感官反映的認識功能。“無慾”是非感官反映認識的一種認識通道或另一種認識功能。要處於“無慾”的認識狀態,才能啟動另一套認識系統。要處於一種“常無慾”的狀態,才能“觀其妙”。“常無慾”的狀態也就是咱們以前講般若時講的“行深般若波羅密多”的狀態,只有處於那麼一種狀態,你才能“觀其妙”。《心經》上講,行深般若波羅密多時才能照見五蘊皆空,也就是說“常無慾”才能照見五蘊皆空,透悉宇宙萬物的本來面目,也才能夠看到世界本源的屬性和狀態。
我們再看看“欲”。“欲”是什麼呢?中國古代的“欲”是指慾望。那麼我們的慾望是啥呢?我們的慾望就是眼睛愛看好看的;耳朵愛聽好聽的;鼻子愛聞香的;舌頭愛吃甜的、好吃的,這就叫欲,佛學上稱之為“六根外馳”產生的分別六識。從生理和心理上講,這個“欲”恰好就是我們五官的反映和處理的一種感受。普通的講“有欲”,就是用五官的反映產生感受的一種追求心態。但從認識論講,老子是指感官反映的認識體系。這不是和佛學上講的六根、六塵、六識是一個道理嗎!六根、六塵、六識這就是“有欲”;轉識成智就是“無慾”。“無慾”就是不用感官的反映來傳遞資訊,而是內省修證的過程中所開顯的清淨本然和常住妙明之屬性。老子講“塞其兌,閉其門”、“致虛極,守靜篤……,靜曰覆命,覆命曰常,知常曰明”的狀態,就是“無慾”的認識狀態和處於這個“常無慾”的境界。“常有欲”的狀態反映產生的是極性事物的觀念,是“有欲”的識念。這種“有欲”認識的識念給你報告的情報資訊是極性的資訊,從非極性的角度看這種資訊是不究竟的,不能認識真實“妙”的本來面目,所以不能用“有欲”的狀態來認識,而是要用無慾的狀態來認識。
如用眼觀顏色來對比,任何一種顏色,有“正常”視覺功能的人一看就知道是這種顏色。那麼這種顏色是客觀真實的存在嗎?不是!那是我們這樣的“眼睛”處理出來的一種感受。當光刺激了我們的眼球時,眼球傳遞這種刺激給視錐、視杆細胞,顏色是經它們的分析分別,在大腦的視覺中樞處理刺激(光波)的一種感受。這就是說顏色是我們視覺系統的一種處理感受。視覺系統的不同處理就有不同的顏色感覺。我們的眼睛處理不了紫外線,我們就看不到紫外線,蜜蜂就能看到。色盲的人處理顏色的感受和“正常”人處理顏色的感受就不一樣,如果人人都是“色盲”的狀態,所謂的正常就成為“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