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配件除了用萬年古樹外,還都要用八級淬金鐵鑄造,這樣才能承受住在三五千步外投擲上千斤甚至數千斤重的石彈——每一架重型拋石弩,僅配件就要耗用數千斤甚至上萬斤八級淬金鐵。
此時的河西,每個月都能從鹿城額外獲得十到十五萬斤的優質淬金鐵,鶴翔軍拿什麼跟河西拼消耗?
另外,主要還是重型投石弩的操作太簡便了,無論是開採、運輸石彈,以及在敵陣前操作投石弩拋擲石彈,沒有一點修為的凡民就能夠完成。
這使得鶴翔軍每一次出城反擊,雖然都能推毀數架甚至十數架重型拋石弩、殺死、殺傷數百名甚至上千名操作拋石弩的輜重兵,但或死或俘,自身要折損數百精銳。
對比如此懸殊的比拼消耗,鶴翔軍在文湖埠防線主城堅守了十數日,就完全支撐不下去了。
十數日,河西折損兩萬多輜重兵,絕大多數都是隨時能補充的民勇;相比較之下,鶴翔軍折損的將卒裡,有三四千人是鶴翔軍之中堪比道衙兵最精銳的戰力,可以說是極慘重的傷亡了。
鶴翔軍最終被迫放棄文湖埠防線主城,從溪谷退入鶴川嶺深處;又由於鶴翔軍掌握不了戰場的制空權,從防線撤下來,在河西軍戰禽營的數次強突下,也是傷亡慘重。
雖然鶴翔軍為防備淬金箭雨的覆蓋,也大量製造重型護盾編入軍中,但御禽銳卒乘戰禽突殺進來,戰術靈活多變,可以說是防不勝防。
河西佔領文湖埠防線後,武威神侯及世子董疇便進駐文湖城,將文湖城當成新的前進基地,集結種種作戰物資、調配兵馬;而在杜羽、董浦等人的率領,前鋒戰陣沿著文湖埠南面的寬闊溪谷,繼續快速往鶴川嶺深處延伸。
鶴翔軍在經受慘重的傷亡之後,放棄文湖埠防線,對士氣的傷害是極大的。
從文湖埠往南,在鶴川嶺中部的溪谷深處,鶴翔軍沿線雖然還築有六座堅固的防寨,但沒有一座能在河西軍前鋒戰陣的進攻支撐住十天,到五月中旬,河西軍就打通了從鶴川嶺中部溪谷直入鶴翔川腹地的通道。
鶴翔軍主力倉皇后撤,而賀蘭劍宗所屬的大小玄修宗族,為避免被河西精銳圍殲,這時候只能紛紛選擇放棄鶴川嶺的洞府。
這些於鶴川嶺絕險之地開闢的洞府,原本與文湖埠的城寨一起,共同築造鶴川郡北部的堅固防線,誰能想到不過一個多月的時間,就被河西軍無情而犀利的撕成粉碎?
鶴川嶺往南四五百里,一直到鶴川湖沿岸都一馬平川,無險可守,處於弱勢的鶴翔軍,雖然並沒有遭受到毀滅性的打擊,還有好幾十萬的戰卒可用,卻不敢在這裡平原城池與河西爭鋒。
鶴翔軍主力以及鶴川郡境內的大小宗閥,在河西軍前鋒殺出鶴川嶺之後,被迫分作兩路,一路往賀蘭劍宗的根基之地,往賀蘭川、賀蘭山脈方向撤退,一路往鶴川嶺與秦川郡之交的梅山撤退。
而這時,武藏軍增援鶴川的兩路兵馬,一路剛剛抵達石寧城外,正準備強攻被秦穆侯董壽襲奪的石寧,打通從水路進援鶴川的通道,這時候也被迫倉促後撤,拉開與董壽所部的接觸。
而另一路武藏軍援兵在兩三千里縱橫的梅山腹地才剛剛走了一半,這時候也只能被迫在梅山停滯下來,一方面接受鶴翔軍南逃的勢力,一方面在梅山擇險谷山隘,建造更堅固的防壘城寨,防止河西有可能趁勢從梅山攻入秦川郡……
第三百六十三章 望曦峰
趙山隨同家主陳烈及小姐陳青,登上鶴川嶺的東麓主峰望曦峰。
望曦峰位於鶴川嶺的東麓,高逾萬米,其峰靈泉湧淌,蔥鬱的原始森林覆蓋著山坡、山谷,鳥鳴獸嘯,與周邊那些入夏後還覆蓋著積雪的高峰不同,望曦峰是一座極難得的洞天福地。
這裡曾是黃氏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