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進東宮,做了太子身邊的一名習武陪練,是以汪猛與太子自少年時就相識,且關係一直不錯。太子李仁也一向待汪家不薄,汪父過世之時,太子還親往汪府祭奠,而平常時節,太子給汪猛的賞賜更是數不勝數。
汪猛對太子一向忠心耿耿,此番他奉旨南下頒示招賢皇榜,原本只需在江南短暫停留,即日便可回京,可他偏要在杭州府逗留了好幾日不肯離去,其目的就是奉太子密令,要攪亂這江南官場。
太子身邊不缺人手,缺的是銀兩,而江南道四府正是大乾天下最為富庶之地,尤其是杭州府鹽稅,更是惹得各路皇子都分外眼紅。
臨行前,太子曾與汪猛深夜密談了一次。太子叮囑汪猛,整個江南道如今被老八的人把控,已是針扎不進、水滴不入,可這裡頭的油水不可謂不巨,他讓汪猛千里南下之後,伺機而動,最好攪得江南官場大亂,屆時太子就可坐收漁翁之利。
汪猛不負太子所望,他在杭州城內密查了好幾日,終於查明整個杭州府衙如今都已和分水堂沆瀣一氣,分水堂打著官鹽的名頭四處販鹽,內裡所運的其實多數都是私鹽,而官府明知此事卻無人去查,說明那分水堂與杭州知府之間,私底下必然已達成了某種協議,而分水堂背後“孝敬”知府洪文堂的銀子,自然也不在少數。
事實上,當時的汪猛畢竟呆在杭州城內密查的時間不多,還未能查到,其實分水堂背後真正的靠山,並非只是杭州知府洪文堂,而是江南道經略使湯山劭。
汪猛一來性子急躁,行事便失之於謀劃,二來他自負武功高強,在青衣衛內也沒幾個能敵,是以做事就有些託大。他自以為查清了江南鹽業之真相後,立時率先動手,在運河邊的碼頭上,單憑一己之力,就想公然抓捕方樹龍。
當時的方樹龍正監督手下往船上運鹽,見汪猛一個人上前,哪裡將他放在心上?只是方樹龍做夢也未曾想到,自己只與汪猛鬥了三招,便被對方以一記“蒼鷹搏兔”製作要害,然後手起刀落,人頭落地……
之後,汪猛將方樹龍的人頭帶到杭州府衙大堂。依照他原本的設想,是欲借洪文堂之手並杭州步軍營的人馬,先將杭州分水堂的賊眾盡數剷除,待自己回京之後,再參上洪文堂一本,如此,即可借洪文堂之力先行除掉分水堂,又能借此挑撥洪文堂與晉王之間的關係,到最後,待洪文堂被免官之後,太子就可安排自己的人來做這杭州府的父母官。
只是,他想法雖好,但之後的事情發展,卻完全出乎他意料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