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露輝盧”、“科倫士拿乎”等,均為外來語譯音。到了雍正年間,雍正皇帝根據鼻菸是用鼻子來聞的特點,把“士那乎”命名為“鼻菸”,至此,鼻菸開始有了中國名字。鼻菸傳入宮中後,隨著皇帝賞賜給大臣們鼻菸以及鼻菸壺,開始向上層社會流入。
據明代姚露《露書》等史籍記載,菸草原出呂宋,古稱淡巴菰、談肉果、擔不歸;又由於菸絲sè澤金黃,吸聞過多可以醉人,所以亦名金絲醺、幹酒等。明初,呂宋國曾以菸草入貢我國。萬曆年間,菸草開始在福建漳州地區種植。淡巴菰是西班牙文tobacco的譯音,而西班牙文又是沿用美洲印第安語的tabasco。明代隆慶五年,呂宋國的馬尼拉港開放,成為西班牙進行遠東貿易的基地。很多西班牙大帆船從秘魯的利馬啟航,將美洲的水果、醃肉、胡桃、編結針、良種小雞以及菸草、鼻菸、鼻菸盒等運到呂宋。同時,我國福建商舶也將茶葉、瓷器、生絲、織錦、珍珠、寶石、水晶、金以及銅臉盆等貨物運載至呂宋,和西班牙商人交易,又將西班牙商舶運至呂宋的菸草、鼻菸等輾轉運回福建。所以,福建商人也就沿用了西班牙文菸草的譯音,稱呼菸草為淡巴菰了。
由於早期的鼻菸均為德國、西班牙、法國和泰國生產的製品(尤以德國為多),價格昂貴,所以只有官僚及貴族等上層社會才有能力購買。鼻菸品種價格懸殊很大,高檔和低檔之間,以大洋計算,差額達幾百元甚至幾千元之多。當時,宮廷內流傳一句話,“黃金易得,高尚鼻菸難求”,而一般百姓只聞其名不見其物。當時傳入的鼻菸十分稀少,最初只是作為士大夫和達官顯貴的一種雅好,並當做貴重禮品饋贈親友。此外,以嗅聞鼻菸來招待賓客,表達相互的友誼和尊敬。康熙中葉是鼻菸的鼎盛時期。清人方薰《靜山居詩話》中有“碾成琵琶金屑飛,嗅處微微香霧起。海客售來價百緡,大官朝罷當一匕”的詩句。清順治年間,鼻菸最早出現在皇宮,皇帝看看這東西,既覺得新鮮,又聞著過癮,就棄捨水煙、大煙不抽,而聞起鼻菸來。皇帝高興時,把他的鼻菸賞賜給大臣,從此皇宮內各大臣的官宅里人人都聞起鼻菸來。後來,鼻菸越傳越廣,不僅大臣府宅人等,連中小衙門中的人都聞起鼻菸來。康熙年間,一次無意之中,宮內看煙庫的太監,把幾十盆盛開的***放在煙庫內串了味,康熙皇帝聞了這種煙不僅沒有怪罪,反而很高興。命人用***燻洋菸,並起名叫“御製露”。康熙中葉以後,吸聞鼻菸習俗逐漸在民間流傳開來。清末民初,běi jīng鼻菸鋪很多,集中在前門大柵欄、隆福寺、鼓樓、崇外大街等地。較著名的有鼓樓大街的“汪睜大”、“誼蘭和”,崇外大街巾帽衚衕的“公利和”、“公益和”等鼻菸店。其中前門大柵欄的“天蕙齋”是běi jīng最著名的鼻菸店。清道光年間五口通商後,廣州有商行利用國產的菸葉原料仿製進口鼻菸,自此,鼻菸開始在社會上普及起來。到了晚清末年,鼻菸慢慢被旱菸、水煙、紙菸代替,最終被社會淘汰。
菸草,它和玉米、西紅柿、土豆、巧克力並列為古代美洲印第安人的五大發明之一,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但是,直到明代弘治五年年哥倫布發現了美洲新大陸後,才使美洲的菸草逐漸流傳至全世界。英國皇家藝術協會的科爾蒂斯在1935年於紐約出版的《鼻菸和鼻菸壺的歷史》中說,1492年10月12rì,西班牙航海家哥倫布到達薩爾瓦多,當地的印第安人贈給哥倫布的珍貴禮物是金黃sè的菸葉。印第安人經常徒步,或是坐著牛車跋涉遷徙,生活十分動盪艱苦,而吸聞菸草不僅能戰勝疲勞和飢渴,還可以用它醫治創傷和疾病。
不過鼻菸並不只是菸草製成的一種,也有一種名為白鼻菸的鼻菸品種,所謂的白鼻菸,其實就是薄荷還有葡萄糖,當然,也有一些奇怪的香料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