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92部分

最後承乾親自送李超出宮。

吉日選定,宮中使者和禮部的官員來李家宣讀冊封太子妃詔書。

十二歲的長女芳華接詔,李超站在一邊看著年少的女兒,很心疼。還這麼小呢,原本他還打算等再過四年的。

貞觀十二年末,各地朝集使雲集。

藩屬國和外邦使者也八方來朝。

但今年的正旦大朝卻是由太子主持,皇帝根本沒有露面,這讓人十分驚訝,不免多了許多猜測和流言。

正月初八,由太史丞李淳風親自選定的吉日。

太子迎娶太子妃。

大婚。

婚禮極為盛大隆重,整個漢京都見證了這個大婚。

李超也正式成為了太子的老丈人。

許多人猜測趙王必然權勢更上一層樓,可就在二月,李超卻帶著全家出京。

太師、趙王李超奉旨欽差,巡撫關隴河朔青藏西域諸道!

在人人都以為李超肯定會在朝中輔佐女婿太子的時候,李超卻突然離京了。

皇帝久不露面,太子監國,而此前漢京留守、首輔太子監國四年的趙王,卻也突然離京。許多人,都感覺撲朔迷離。

李超出京後,坐船沿丹水而上。

這幾年,承乾主持修了丹灞運河。引丹江水通漕到商州,然後接灞水入長安。

山南的丹水和關中的灞水,其實僅隔著不到十里的一道分水嶺,這也是漢江水系與渭河支流最接近的地方,此處山勢較低,丹江的通航條件又遠比後世好的多,特別是在修了丹江水庫之後,更是可以直接通航到商州。

而在商州上游,透過修水閘之後,還能再往上通航。

而在山嶺另一邊,疏通石門至長安的灞河水道,也使得藍田到長安有了可通漕運的河道。

雖然中間有十里不到的山嶺無法挖通匯合,但經過挖低修整之後,在這一段採用陸路轉運,聯通丹灞兩河,也效率大大提升。尤其是在這段不足十里的陸路上,首次採用了軌道馬車來轉運之後,效率更是大大提升。

採用雙向軌道馬車,大大提升運力,完全能滿足船運的貨物轉運。

丹灞道的通航運輸雖還達不到西運河那麼的便利,馬車軌道轉運,也不如方城山埡口挖通通航這樣了得,但也依然讓山南和關中的運輸更加便利。

特別是使得中京漢京和西京長安之間,更加緊密聯絡在一起。

李超看著軌道上,數匹馬拉著一長串的四輪車廂很輕鬆的走在軌道上,也不由的驚歎連連。

第1188章 十五年後

草長鶯飛,春風又綠江南岸。

一大家子人出遊,行程很慢,李超不急。

李超就當是帶著家人出來旅遊,走走停停,這裡呆幾天,那裡住幾日,遊山玩水,好不愜意。

如今天下太平,丹灞道上也成了繁華的商路。大唐海貿興旺,可陸上絲綢之路也一樣繁華。近年朝廷開拓西域,三千多家西域領主,帶動的是百萬移民開拓西域。

每天,從丹灞路上都走過源源不斷的馬車,既有商旅的貨車,也有移民們的蓬車。因為西運河的開通,加上丹灞路的打通,使得現在通往關中的道路,就以丹灞道路最繁華。

西入長安,有三條要道。

函谷關道、武關道、蒲津關道。

函谷關道也就是潼關道,而武關道,也便是如今的丹灞道。

函谷關道通河南,蒲津道直通河東,武關道則通山南。另外還有幾條小道,是通往漢中地區的,陳倉道、褒斜道、讜洛道、子午道和陰平道。

“丹灞道真是大大方便長安與漢京的交通和運輸啊。”老爹看著那往來不絕的軌道馬車,驚歎著道。“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