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幾乎沒有再來。
所以李曄對王鐸表示出,要跟他深談一番的意思的時候,不無詫異。
不過李曄對王鐸倒是沒有惡感,對方是個忠正之臣,這是毋庸置疑的。
客套寒暄之後,兩人的談話進入正題。
“殿下現今已經繼承王爵,日後有何打算?”王鐸眉目慈祥的問李曄,就像一個老者在面對被他寄予厚望的後輩。
“晚輩想要出仕,還請王公指教。”李曄回答道。這是必然的,王爵讓李曄有了身份,但卻沒有讓他擁有權力,想要擁有權力當然要做官。
王鐸肅然道:“殿下已與邢國公結下不解仇怨,邢國公又是韋公左膀右臂,殿下若是出仕,必然會被百般刁難,甚至對方還可能借此算計、陷害殿下。殿下若是深居王府不出,雖然不能大展拳腳,但邢國公想要對殿下不利,其實也無從下手,而一旦殿下走出王府出仕謀事,就是給了對方機會。”
第三十章 明志
王鐸看著李曄正色道:“殿下是聰慧之人,想必能夠明白此間利害關係。得王爵而安,深居王府不出,讓人無機可趁,或可自保。若是出仕為官,則是踏入是非之地,平白給了對手機會。如何抉擇,殿下尚可深思熟慮。”
李曄並沒有深思熟慮,他搖了搖頭:“王公此言差矣。深居王府不出,就能遠離是非自保了?竊以為不能。邢國公要對付我,手段有的是,栽贓陷害,這可是爭權奪利之輩,十分拿手的戲碼。晚輩雖然年少,卻也知道逆水行舟的道理,如今晚輩已經入了局,不進則退——而退則必死。”
李曄看向王鐸,認真道:“所以晚輩的回答是,一定要出仕。”
說到這,李曄頓了頓,他忽然想起一些事。
說起來,王鐸還是韋保衡的恩主——當年韋保衡進士及第的時候,王鐸是文試的主考官,有這層關係在,王鐸若是想跟韋保衡同流合汙,可謂是不費吹灰之力。
然則現在朝野皆知,王鐸不屑韋保衡的為人,更痛恨對方玩弄權柄、貽害社稷的行徑,所以沒少在皇帝面前彈劾韋保衡。只是不湊效罷了。
傳聞韋保衡對王鐸十分仇視,還曾上書皇帝,想要把王鐸外調藩鎮,踢出長安城。
——大唐三百餘州,自安史之亂後,漸有五十餘藩鎮,除極少一部分朝廷直屬州外,絕大部分州縣都在藩鎮統轄之下。藩鎮節度使開幕府,手握藩鎮軍政大權。
但在黃巢之亂前,除河北三鎮外,朝廷對絕大部分藩鎮,還是擁有絕對的掌控力,尤其是人事權緊緊握在朝廷手裡,可以任意任免節度使。
先帝宣宗勵精圖治,中興大唐,史稱“大中之治”,所以當下皇朝權威尚可。
只不過藩鎮內兵驕將悍,現已成了普遍現象,一些藩鎮兵將,驅逐節度使的事情,也屢見不鮮。
想起這些事,讓李曄瞬間明白了王鐸先前那番話的用意。
身居高位,王鐸當然有政治抱負,作為忠直之臣,他的身份和立場決定了,他的政治抱負,首先是驅逐奸臣,肅清朝堂,然後匡扶江山社稷,青史留名。
王鐸要對付韋保衡,也必須對付韋保衡。
現今的朝堂,韋保衡把持權柄,仗著皇帝寵信,可謂是一手遮天。
韋保衡勢大,王鐸要對付韋保衡,當然要壯大自己的勢力。
王鐸跟李曄說的那番話,極力誇大出仕的風險,也誇大李曄深居王府不出的安全性,是為了考驗李曄的心性。
是考驗,自然就有原因、目的。
原因有兩個,目的有一個。
王鐸考驗李曄的目的,自然是為了拉攏李曄,讓李曄加入他的派系,壯大他的勢力。
李曄很快就想清楚了,王鐸考驗他的第一個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