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48章 要來了

日本徵夷大將軍德川家光,為了前往琵琶湖參加與明軍的和談,提前安排了一切。

政務,交由幕府老中酒井忠勝打理,軍務,交由幕府副將軍德川賴房打理。

同時,德川家光也做好了最壞的打算。自己目前尚未有子嗣,一旦自己前去琵琶湖回不來了,便由御三家之一的水戶藩藩主德川賴房,繼任徵夷大將軍,繼續統領日本。

安排好一切後,德川家光這才帶著隨從護衛,趕往琵琶湖。

明軍這邊,也都準備好了一切,不過,英國公張之極卻並不參加此次和談,改為寧遠伯李尊祖全權負責。

因為英國公張之極,病倒了。

自從渡海登陸日本以來,一年有餘,二十多萬軍隊的指揮作戰,乃至於吃喝拉撒,張之極是第一責任人。

張之極一直是處於高度緊張的狀態,那根弦一直都緊繃著。

現在,戰事和緩,開始準備和談了,張之極總算是能放鬆下來了。

可緊繃著的神經猛然放鬆下來,再被海風一吹,張之極自然而然的就病倒了。

不過,對於自己沒能參加參加這次談判,張之極也既懊惱又慶幸。

懊惱的是,這一場大戰,自己是總負責人,現在仗打完了,要摘桃子了,自己卻不能參加。

幸運的是,也正是自己沒能參加收尾工作,說不定以後自己還能有機會再次指揮滅國之戰。

張之極心心念的滅國之戰,指的是安南。

永樂年間,自家先祖打下了安南,可是在宣德年間又放棄了。

直到嘉靖年間,嘉靖帝任命仇鸞為都督,毛伯溫參贊軍務,準備再次出兵安南。

嘉靖帝親自作詩一首,名為送毛伯溫,就是在曲藝作品中經常聽到大將生來膽氣豪,腰橫秋水雁翎刀,那首詩。

明軍一至,安南便立即請降,朝廷在安南設定安南都統司,安南再次成為明朝的一部分。

可安南都統司與之前的交趾都司,是大不一樣。

如今朝廷開了海,那安南的地形就是一個海岸線,朝廷就必然要把它緊緊的握在手裡。

可要想再復交趾都司,那就免不了動兵,他張之極心心念念,也可以說他英國公府日思夜寐的就是這個。

之前雲南土司叛亂,緬甸趁機生事,而黔國公沐天波年幼,無法領兵,朱由檢讓英國公張之極屯兵雲南,一來平定叛亂,二來教訓緬甸,三來就是練兵,提前適應氣候,為下一步出兵西南做準備。

可是,計劃趕不上變化,隨著大環境的變化,輸入大明的白銀日漸減少,為了應對可能的白銀危機,日本有銀礦,那就只能先收復日本了。

軍權,最好是不要給文官,而武將勳貴中能挑這個大梁的,也就是英國公張之極了。

現如今,在張之極的指揮下,算是收復了半個日本,他的爵位已經是世襲罔替的國公了,再封,就封無可封了,就只能加一些虛銜。

所以,張之極也慶幸,自己沒能參加此次大戰的收尾工作。

畢竟,戰爭是政治的延續,打仗不算什麼,真正的收益,其實是在談判桌上獲得的。

當然了,要是收復整個日本,那就用不著談判了。

露臉的事,就交給別人吧。

病榻上的英國公張之極在暗自思慮,有時候爵位太高了未必是件好事。

我這次收復了半個日本,朝廷肯定要對我大加封賞,以我英國公的爵位,要是朝廷對安南用兵,恐怕,我是機會渺茫了。

不過,張之極心中還是存在著一絲僥倖,有希望總比沒希望要好啊,這也是他慶幸的原因。

月兒彎彎照九州,幾家歡喜幾家愁。

與張之極的喜憂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