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城衛,是原奴兒干都司治內的一個衛所。
自從平定遼東後,朱由檢就派人大力開拓遼東,其中,尤以這個雙城衛為最。
不過,目前這個雙城衛的範圍,遠比原來的管轄範圍要大的多,是在原來的基礎上向南拓展,將原來的木蘭河衛也囊括在內,一直到達海邊,形成了一個巨大的海港。
這個海港的位置,就是後世的符拉迪沃斯託克,又名海參崴。
著名詩人張宗昌,早年就在這裡討生活。
符拉迪沃斯託克這個海港,位置極其重要,無論是經濟價值還是軍事價值,那都是大鼻子他爹老鼻子了。
目前這個海港,被朱由檢命名為雙城港,並且沿著海岸線,不斷向南北拓展,開拓生存空間。
遼東氣候寒冷,不太適宜生活,但海邊的情況相對要好一些。
雙城港如今有兩大作用,一是造船。因為它就挨著遼東,周邊山高林密,樹木粗壯高大,原材料充足。
二,就是充當海軍的軍事港口。
北洋艦隊有一支分艦隊在此駐紮,由參將翁之琪統領。
翁之琪,崇禎十三年的武狀元,南明時期,以身殉國的忠臣。
翁之琪的祖父名為翁汝進,是萬曆年間的進士,受家學影響,翁之琪也是自幼讀書,準備走科舉那條路。
可是,翁之琪屢試不中,繼而轉學武,於崇禎十二年中鄉試武榜。
他的祖父翁汝進得知這個訊息後,很不高興,說了這麼一段話,《罪惟錄》是這麼記載的:餘遊宦無多長,唯督撻弁夫稱能,安得清白束子孫,俛為人執鞭。
作為祖父的翁汝進得知自己喜愛的孫子中了鄉試武榜,就是這麼一個態度,由此可見,明朝後期重文輕武到了什麼地步。
不過,朱由檢可是有點重武輕文,更何況翁之琪還是崇禎十三年的武狀元,又是歷史上以身殉國的忠臣,那自然是要重點培養的。
大明朝軍隊的情況,陸軍人才,一抓一大把,根本就用不完。
海軍雖然已經形成規模,而且規模還不小,但畢竟起步晚,人才相對匱乏。
海軍有北洋、東洋、南洋三個艦隊,分別由沈壽崇、鄭芝龍、陳懋修統領。
這三個人中,能力最強的,是鄭芝龍。但是這傢伙在歷史上有前科,讓人不太放心。
另外的沈壽崇、陳懋修兩人,歷史上也都是以身殉國的忠臣,忠誠度沒的說,就是海戰能力照著鄭芝龍還差一些。
另外,沈壽崇和陳懋修都是將門之後,也可以說是有祖蔭的加持,才能進步的這麼快。
沈壽崇的父親是沈有容,這位沈有容將軍一生的經歷很豐富,打過荷蘭人,打過日本人,打蒙古人,打過女真人,可以說明朝後期的那些敵人,他都遇到過。
而這個沈壽崇,是崇禎元年的武進士,又承襲他父親的職位在登萊鎮任職。
那時朱由檢剛剛登基,對於這一批武進士是極其看中,沈壽崇是將門之後,歷史上以身殉國,還是崇禎元年的武進士,這buff都快疊滿了,所以他從一開始就統領登萊水師。
陳懋修的祖父是陳璘,那也是功勳卓著的將領。其中陳璘的高光時刻,就是萬曆三大徵之一的壬辰之戰中指揮的露梁海戰。
壬辰之戰,大明出兵救援朝鮮,陸軍先後以李如松、麻貴為統領,而水師則以陳璘為統領。
也正是這一戰,打的日本人二百年不敢覬覦中華。
陳懋修作為陳璘之孫,歷史上以身殉國,那自然是要得到重用。先任廣東總兵,後任南洋艦隊提督。
這兩個人,雖然比起鄭芝龍來是差了一些,但能力是有的,最重要的是忠心。
不過,為了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