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甚至輕輕呼喚,就能聽到陣陣回應。
過了許久,回應依舊沒來,賈詡知道,雖然兩人近在咫尺,卻遠在天涯。
正在賈詡恍惚間,他身邊的老奴快步走了過來。
“稟家主,今日長安城流傳最廣的訊息,是皇叔發的求賢令。”
“求賢令?”賈詡喝了一口酒,眼神微眯,“皇叔手下人數不多,他想要求賢,也沒有什麼意外。這次求賢令一出,王公大臣和世家大族想必已經可開了花,正在彈冠相慶吧。”
老奴躬身行禮,言語中帶著狐疑。
“恰恰相反,那些王公大臣,一個個神色慌張,他們圍在皇叔府邸前,要求見皇叔,老奴回來時,皇叔府邸前,已經聚滿了人。”
“這是為何?”賈詡有些不解,“莫非長安城還有其他的大事發生?”
老奴搖頭。
“老奴問了兩個讀書人,他們說問題就出在求賢令上。”
賈詡一怔。
“求賢令的內容你還記得嗎?”
老奴從懷中掏出一張白紙,放在賈詡手中。
“家主,我不認識幾個人,就讓讀書人替我謄寫了一份。”
賈詡看著密密麻麻的求賢令,一時間怔怔無言。他也沒有想到,劉隅竟然會有這麼大的魄力。
竟然敢在這個時代,直髮出這樣的求賢令。
如今上升渠道,完全被世家大族所壟斷,寒門子弟,想要向上走,難如登天。
對於這一點,賈詡深有感觸,他自負才華橫溢,世間難有人能與他匹敵,他曾無數次的出現的江湖中,依舊沒有得到人的賞識。
直到遇到了李儒,才讓他的才華,在世人面前展現。
這也是他十分感激李儒的原因之一。
雖然他並不十分看好董卓,但還是非常感激,李儒對於自己的舉薦。
他望著孤零零的墳塋,眼神中滿是落寞。
一杯酒飲下,賈詡言語悲切。
“文優,如果你還健在,看到這篇招賢令,也一定也會拍案叫絕吧!”
他又飲了一杯酒,神色悠遠。
“你說的不錯,如果有人能中興漢室,必是劉皇叔,光憑這份氣度,就足以讓人無數人欽佩。”
賈詡無數杯酒下肚,半醉半醒間,眼神已經模糊。
他對劉隅的興趣也逐漸濃郁了幾分。
不過他並不著急下決定,如果他預料的不錯,求賢令的釋出,必然會讓一些既得利益者,對他百般阻撓,劉隅能不能頂住這波壓力,還是未知數。
正如賈詡預料的那樣,自從劉隅求賢令發出後,劉隅的府邸前,就有許多的王公大臣,來求見自己。
劉隅預測到了這一點,他並不慌張,既然他們有質疑,自己就來給他解答問題。
他雖然想用寒門子弟衝擊世家大族的地位,但並不能代表他此時就能脫離世家大族的控制。
經過了無數年的沉澱,世家大族早已經在社會上根深蒂固,他們互為姻親,結成利益聯盟,把持著一個地方的所有的資源。
當年黃巾軍被迅速滅亡,很大一部分原因,世家大族剛開始就沒有站在他們一邊。
他們的實力恐怖,人口,糧食,武器等樣樣不缺,此時把他們全部得罪,自己很快就會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中。
所有步驟只能一步一步來,劉隅心中明鏡。
面對門外越來越多的人群,劉隅派出了一名甲士,來到府邸門前。
甲士聲音清亮,在眾人的耳邊緩緩響起。
“皇叔,身體微恙,暫不能見客,諸位請回吧。”
對於這樣的答覆,眾人顯然有些不滿意,昨日還見過皇叔,精神抖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