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24章 水鏡先生

用利益說服了眾人,劉隅就開始為少年讀書做準備。

先派人把房屋收拾出來,讓工匠開始趕製桌椅。

等一切收拾妥當後,劉隅開始在軍中為少年篩選老師。

老師的條件很簡單,不需要出口成章,口頌經典,更不需要是哪位大儒的門人。只需要一個條件,認識字就行。

劉隅本想著如此簡單的條件,會應者雲集,誰知道到最後才發現,一共才來了幾十人。

如今自己手下已經有了兩萬人,最後發現都是文盲。

劉隅欲哭無淚。

本來還想精心挑選一番,這下徹底沒有了希望。

發生在劉隅東漢生涯的第一次招聘,最後以全部透過而結束。

人員招聘完畢後,劉隅還面臨著一個問題,那就是教材。

雒陽城早成廢墟,藏書被王允一股腦帶去了長安,如今雒陽城中,連個竹片都沒有。

沒辦法,劉隅拿起一張紙,開始書寫。

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習相遠;

苟不教,性乃遷;

教之道,貴以專。

……

……

這本改良版的《三字經》,劉隅在雒陽時,曾給蔡邕書寫說,如今在一次寫出來,那是輕車熟路。

只有片刻功夫,薄紙之上,就寫滿了密密麻麻的字。

劉備湊上去看,覺得朗朗上口,簡單易學,卻含著很深的哲理,有些地方,就算自己也有些不明白。

“賢弟,這篇《三字經》有些地方,太過深奧,恐怕不是這些先生所能講解的。”

不能講解,劉隅有預期。這些人看模樣,也就認識幾個字,《三字經》包含的典故,沒有幾個人會知道。

劉隅絲毫不擔心,如今他對這些少年讀書的期許,就是識字,只要能識字就行,至於能不能理解其中的含義,不是現階段他們需要考慮的。

看著僅有的一群人,劉隅心中也很著急,他在不知不覺間,也走了劉備當年的老路,文輕武重。

劉備好歹還有簡雍之流,自己有誰?劉隅想了半天,發現除了自己,根本沒有任何人。

上一次去穎川郡,劉隅就是把有著荀彧忽悠,不對,請過來。

可荀彧去了袁紹處沒有回來,讓劉隅撲了個空。

劉隅看上荀彧,他的王佐之才肯定是非常重要的方面,還有一個原因,就是他一生都忠於漢室,他從剛開始,立下的志向就是匡扶漢室。

這個志向,一直支撐著,直到最後身死都沒有改變。就算世事變遷,滄海桑田。荀彧還是當年那個少年,沒有一絲絲改變。

這一點,和劉隅的理想很契合。如果程昱來投。劉隅還得思量一番。

他可不想既吃人肉乾糧,又不想在篡漢自立邊緣瘋狂試探?

荀彧、郭嘉在冀州。

臥龍,算了,他可能也認識不幾個字,指望不上。

鳳雛,唉,理由同上。

徐庶估計還是個遊俠,揹著一把破劍在浪蕩江湖。

魯肅還年輕,遠在徐州。

劉隅把他心中的頂級文臣,算了一遍,發現都不具備可操作性。

命苦啊!

劉備心中哀嘆。

在這個群雄逐鹿的年代,不論重文輕武還是重武輕文,都難成大業。

就像水鏡先生說的,想要一飛沖天,就需要文武兩翼。

水鏡先生司馬微,我怎麼把他給忘了。

如果自己沒有記錯,他此時應該在穎川陽翟,後來劉表設立學校時,廣招天下英才時,他才從穎川客居到荊州的。

他博學多才,能把他拉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