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7部分

出現相對問題。

其次數學是簡單思維,它不能解釋複雜事物。如果用邏輯推理來判斷人心的善惡好壞就會出錯,因為人是複雜動物,他在不同時空的表像不一樣,他完全可以用偽表像來欺騙你,不能就某一事件來推論其心。

所以電腦在判斷事物好壞美醜時是鬥不過人腦,人有時完全憑直覺判斷,一見鍾情的事機器人是有困難的。

兩點之間直線最短,這是歐幾里德幾何中的公理,無須證明。可在曲面上,兩點之間最短的是曲線,而且這個曲線是通往球心大圓的曲線,由此產生三維立體幾何。那麼四維時空呢?愛因斯坦引力彎曲時空理論認為測地線最短,所以最短距離也成為相對的。雲寒認為在萬維宇宙中,任何物體是處於同樣的空間中,因此存在空間隧道,空間隧道的距離是零。

歐氏幾何曾經被認為是宇宙空間的幾何真理。但它的平行公理卻是獨立的,即過不在直線L上一個給定點P,有且僅只有一條由L和P確定的平面上的直線,不與L相交。

這定理暗含直線是無限的,它符合人類的直覺和經驗,但真實的宇宙卻不是這樣,結果出現非歐幾何,連三角形內角和等於180度也被推翻了,變成和麵積有關。

由此產生了歐氏幾何、羅氏幾何、黎曼幾何。這三種幾何各自所有的命題都構成了一個嚴密的公理體系,各公理之間滿足和諧性、完備性和獨立性,因此這三種幾何都是正確的。

空間幾何理論出現三種,它們具有不同的適用範圍: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歐式幾何是適用的;在宇宙空間中或原子核世界,羅氏幾何更符合客觀實際;在地球表面研究航海、航空等實際問題中,黎曼幾何更準確一些。

亞里士多德指出:對某一概念的定義必須用已知概念來描述,因為不可能有無源之水,所以所有的公理、公式都存在有未定義的概念作為開始,但這未定義的開端往往成為理論的相對性起因。

結論:從數學的發展史看,數學也是相對的,是不確定的,所有的公理、公式也具有相對性。

2.物理相對

中國古代早期的宇宙學說是“天圓地方”,古人認為天像是一個巨大的圓蓋,地是方形的大塊,天蓋著地,構成了宇宙。古人把巨大的天穹想象成為一個蓋子,繞著天極旋轉,日月星辰都附在這個天蓋上,隨著天蓋旋轉,這就是人們看到的天體東昇西落的現象。

公元前六世紀,有人對天圓地方提出懷疑:如果天是一個圓蓋或斗笠,地是一個四方的大塊,那麼圓蓋與地的四個角怎麼合的攏呢?因此有一個假說,天像一把傘懸在大地上空,周圍用八根柱子撐著,用繩子縛住它的樞紐,於是我們看到天地成了一個八柱的圓頂涼亭。

古埃及認為:宇宙是個封閉的盒子,頂部為穹廬形的蒼天,掛滿星星;底部是大地,四周有擎天柱支撐,有神物鎮壓,周邊有大河環繞,河上有舟載著太陽晝夜往返。

古印度認為:大地是馱在四頭大象身上的,大象是站在一個巨大的烏龜背上,龜浮在水上,他們甚至認為地下有洞|穴,通向地獄,擎天柱頂著天堂,那裡是極樂世界。

地心說是長期盛行於古代歐洲的宇宙學說,最初是由古希臘學者歐多克斯提出,後經亞里士多德、托勒密進一步發展而逐漸建立和完善起來。

托勒密認為:地球處於宇宙中心靜止不動。從地球向外,依次有月球、水星、金星、太陽、火星、木星和土星,在各自的圓軌道上繞地球運轉。其中,行星的運動要比太陽、月球複雜些,行星在本輪上運動,而本輪又沿均輪繞地執行。在太陽、月球行星之外,是鑲嵌著所有恆星的天球——恆星天;再外面,是推動天體運動的原動天。

地心說是世界上第一個行星體系模型,儘管它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