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共兩黨領導下,第一次大革命進入高潮。
鹽商子弟
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期間,1924年1月24日,孫中山親自簽署了一個命令,任命既沒參加國民黨“一大”,也沒有被選為中央執行委員,也不是中央部委負責人的蔣介石為“中國國民黨陸軍軍官學校籌備委員會委員長”,並即將出任黃埔軍校校長。
作為任命蔣介石出任軍校校長的預兆是孫中山派他出使蘇聯。
在當時看,蔣介石的確是比較合適的人選。他雖沒有完整地在一所軍校學完課程,但他天生對軍事理論說起來頭頭是道;他雖說沒有組織大型作戰的經驗,更沒有帶過多少軍隊,而且在粵軍中任職時和上下級的關係都很緊張,但他在國民黨內軍界上層人士中,卻是一個到過第一線,參加和指揮過作戰的軍官。
在孫中山的軍事助手中,能擔當此任的人還有幾個,但孫中山面臨的情況是,合適的人不願意任職,能看到經營軍校有著無量前途的人更不多。
其實最合適的人選是廖仲愷,但他不是軍事專業出身,再者國民黨當時需要忠誠可靠的廖仲愷負責管理最難管理的財政部門。合適的人選還有李烈鈞、譚延輳А⒊糖薄⑿沓韁恰⒅炫嗟攏��蛭��D芊癜斐苫故歉鑫粗�����欽�諡鞽止�竦呈導實木�鹿ぷ鰨�栽諍蠓匠鋨煬�C揮行巳ぁM醢亓洹⒗羆蒙睢⒌搜荽鐧熱耍�詰筆痺螄勻蛔世�還弧K鎦猩街��蘊粞》夢仕樟�乩床還�輝掠啵��閽諫蝦:退�肓沃兮�直鶓さ慕�槭�鞽只破揖�#�從沉慫鎦猩蕉越�槭�男湃巍�
蔣介石於1887年10月31日(清光緒13年9月15日)中午時分出生於浙江奉化溪口鎮一個鹽商家庭。
溪口鎮依山傍水,風景優美,因地處剡溪流入錦溪之處,故謂溪口。沿剡溪而下,經40公里就可抵達寧波海港,自寧波乘船入上海,亦只一兩天路程,是故溪口與近代文明有著較密切聯絡。自沿海到山地居民區,溪口亦是必經之地,行人往返,甚是繁盛。
蔣家的先世,據其族譜的記載,遠祖為周公旦的第三子伯齡,封於蔣國。斗柄回寅,星移物換,到元朝末年,溪口有蔣家一族。
蔣介石的父親蔣肇聰於1895年去世,其母王採玉帶著二男二女孤門度日。據蔣介石後來回憶,他母親“受過很多委屈,飲泣吞聲,無可申訴”,甚至田產被奪,還被誣告於公庭,“備受迫辱”而“鄉里既無正論,戚族亦多旁觀”。由此可見,蔣氏母子是如何地含憤茹痛,艱難生存。王採玉在此種困境中生出一種自強不息、力圖振興家業的堅強意志,這種意志自然也影響著長子蔣介石,後次子不幸夭折,蔣介石更成為王採玉的唯一希望。因此,她對蔣介石竭盡全力教導,促其努力學習,刻苦自強,以做番事業。
蔣介石6歲上學,學名蔣志清,常對小夥伴們說,他將來要做一個“沒人管的大官”。他在私塾讀完《大學》《論語》等書之後,13歲時第一次離開家鄉,到外婆家師從姚宗元讀《尚書》,第二年又於表叔家從毛鳳英先生讀《易經》。在這年,毛鳳英或蔣自己根據《易經》中的爻辭和彖傳:“介於石不終日,貞吉。”“不終日,貞吉,以中正也。”“剛遇中正,天下大行也。”“剛巽乎中正,而志行。”改名為蔣中正,字介石。蔣介石以後談哲學,往往以“知己”為口頭禪,與此當有重要關係。
1903年,蔣介石轉入奉化縣城的鳳麓學堂接受新式教育。蔣介石在該校深受顧清廉先生的影響。他從顧先生處學得兩個方面的重要知識,影響及於終生,這就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性理之學,周秦諸子書和富國強兵思想。顧先生經常向學生們宣傳孫中山反清革命事蹟,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