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說的這一切意味著,原來,一個孩子的成長是掌握在我們家長手裡。既然如此,悲觀的想法是,原來我們的行為會影響到孩子,孩子的問題原來是我們一手造成;樂觀的想法是,原來孩子的成長在我手裡,我改變、我成長,孩子就會有很大、很大的改變和成長。
就算一些父母能夠清楚地知道孩子是一隻能放進四百零二根回形針的杯子,期望自己的孩子發揮出四百零二根的潛能,做父母的要具備怎樣的能力、心智,能夠將孩子的潛能發揮到極致呢?我常問一些父母:你期待孩子長成參天大樹還是盆景?他們答道:這還用問嗎?當然是參天大樹了!可是參天大樹有參天大樹的培養方法、有參天大樹的空間。很多父母卻只有把孩子培養成盆景的方法。用培養盆景的方法,最後卻期待讓孩子長成參天大樹。孩子鬱悶,父母也失望啊!
我們要好好想一想,什麼才是培養參天大樹的方法?怎樣才能把孩子潛能真正發揮出來呢?
三、學習做父母
從發現四百零二根回形針,讓我們開始學習做父母。
很有意思,人的一生中有不少的證書——身份證、護照、汽車駕駛執照、畢業證、結婚證、獨生子女證……然而有誰擁有一張“父母證”?至於“合格父母證”、“優秀父母證”,就更加難以想象了。 。 想看書來
杯口與回形針(4)
人的一生中學習很多種知識——語文、數學、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經濟……然而有誰學過“做父母”這門專業知識?至於這個專業的碩士、博士、博士後就更加可望而不可即。
大多數時候,我們是跟誰、怎麼學會的做父母呢?是跟自己的父母、憑著父母怎樣教我們,我們就怎樣教孩子;我們是憑什麼教孩子呢?憑著所謂的經驗、感覺、直覺、猜測。
就比如在杯口與回形針的遊戲裡,我曾追問在場學員一個重要的問題(這個問題比回答出放多少根回形針的具體數字更為重要):這些數字是從哪裡來?也就是為什麼報這個數字而不是那個數字,你依據從哪裡來?我也問問讀者,剛才你也有答案,說出這個答案時,你的依據是什麼呢?
讓我們來看看現場中很多父母的說法吧:
?憑著感覺。(什麼是感覺呢?感覺從哪來?)
?直覺。
?吉祥數字。(這個答案一經學員的嘴說出,教室裡便充滿笑聲。)
?蒙。(這位學員倒是很誠實啊。)
?猜測。
?經驗。(記得哦,在你成為孩子的爸爸媽媽之前,你是沒有做過爸爸媽媽。你的經驗從哪來?你確認那是科學的嗎?)
?“水滿則溢”的道理。
?觀察。
?科學。(來自於自己的物理常識和經驗。)
我仍不滿意,我的問題窮追不捨:可是什麼是直覺?你的直覺從哪裡來?經驗從哪裡來?“水滿則溢”的觀念又從哪裡來?……
有沒有發現,我們小到杯子裡放多少根回形針的小事,大到教育孩子的大事,當我們遇到沒有遇見過的狀況和問題時,很多時候都憑著直覺、感覺、猜測、所謂的經驗來誤打誤撞。
有多少人是真的學過做父母之後再來做父母的呢?不多,大概人群中只有 5%。
然而,初為人父、初為人母的學習是那樣的重要。我們都知道,在一個人整個的成長過程當中,童年時代對人的影響是最大的。人類研究的很多科學家其實早在 100多年以前就已經把孩子成長過程當中的規律研究出來了。6歲之前老天就讓我們有機會掌握一生中所有的能力(請看仔細,我說的是有機會)。所以當父母不明白的時候會錯過許多天大的成長機會。3歲之前人類大腦的發育已完成一生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