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25部分

需要而逐漸塗抹上去的,歷史上真實的劉玄德絕沒有小說中那麼大仁大義。

劉備是梟雄,曹操則奸雄也,行事果決,殺伐刻重,即便再粉曹操的人,也不敢把他描繪成一朵白蓮花。其實荀彧也正是看中了這一點。才把平靖亂世的希望寄託在曹操身上——真要是位仁厚君子,荀文若還瞧不上眼呢,亂世之中仍執著於董道之人,幾個能有好下場?

荀彧與曹操相交甚久,相知甚深,以曹操的性格能夠做出什麼事兒來,他閉著眼睛都能猜到——想要勸說曹操放過伏氏,那根本是不可能的事情。自打知道校事搜得伏後的書信,並且已經稟報了曹操,荀彧就明白:廢后之事。不可止矣,所差的就是早廢晚廢。以及是廢是殺的區別罷了。

或許提前一兩年,他還會幻想著靠自己的影響力能夠說動曹操放伏後一馬吧,但經過置丞相、加九錫之事,荀文若算徹底明白了:曹操是自己的主公,是自己的盟友,而並不是自己可以按照政治理想隨意塑造的傀儡。

漢室終將亡在曹氏手中,那已經不再是杞人憂天,而是日益逼近的必然現實啦,荀文若為此而憂憤、苦惱,在原本的歷史上,他最終決定結束的自己的生命,在人生的後半程,選擇了以死亡來作逃避。

然而是勳直接挑破了他內心深處最脆弱的那一點,告訴他:就算死了,你的名聲亦無可挽回!是宏輔本人不怕,他出身相對單微,可以說少受漢恩,再加上是曹家姻戚,以這個時代普遍的社會道德而論,即便助曹篡漢,也並不會引發太多的惡評。劉歆為什麼遭人罵?因為他本漢之宗室,結果胳膊肘往外拐了。李儒為什麼遭人罵?因為他董卓女婿的身份只是小說家言,其實為漢之博士、郎中令,此外他還直接鴆殺了少帝劉辯。是勳只要不親自動手廢皇后、殺天子,不至於會跟那倆貨並列。

從漢臣搖身一變成魏臣的傢伙不要太多,後世罵過幾個?也就華歆、王朗這票老官僚而已,連劉曄都沒幾個人罵。

——荀彧可算明白了,是宏輔為什麼要拼命地哄抬孟軻,就連立建安石經,都要把原本上不得檯面的《孟子》給硬塞進去。因為孟子說過:“民為重,社稷次之,君為輕。”還說:“聞誅一夫紂矣,未聞弒君也。”完全可以當作改朝換代的輿論依據嘛。

是勳不怕助曹篡位是為虎作倀,荀彧卻不同。荀氏為潁川世家,“家世衣冠”,也就是說連續好多代都做漢朝的高官,以後世的話來說:深受國恩啊。所以倘若幫助曹操篡位,荀彧的名聲必然大臭,也就比劉歆強點兒,說不定比王朗、華歆更容易遭人罵。荀彧為此而惶惑、彷徨,所以最終才只好一死了之。

可是死有什麼用啊?是勳戳破他的幻想,說你以為自己只要死了,不看見曹操那最後一步,身上的汙點就能夠徹底洗清嗎?請別再掩耳盜鈴啦!

其實後世聲名這玩意兒,關鍵不在於本人怎麼做,而在後世有何需要,時人是絕對說不清、道不明的。諸葛亮輔佐劉備,割據一隅,後人乃謂其不識天時也,誰想到東晉偏安一隅,跟蜀漢的遭遇有點兒相象,於是因為政治需要,孔明的形象瞬間便又高大了三分。更別說蘇定方、潘美之流,純因民間平話就莫名其妙地給一棒子打成奸臣了……

所以,荀文若的遺名其實不錯,死也死得恰是時候,但這事兒是勳知道,荀彧可不是穿越客,他想不到啊,當場就被是勳給唬住了。惶恐之下,狼狽問計,是勳趁機就說啦,你不要死,但是一定要退。

因為就憑你跟曹操的老交情,當理念逐漸不合的時候,激流勇退,曹操不但不會羞惱,反倒會對你心存愧疚,那你就有機會在他肆意妄為的時候提出某些諫言,收一收他的籠頭啦。比方說加九錫和建藩國之事,你根本攔不住,但可以從中斡旋,把對國家和曹操本人的損害限制在最小範圍內。再比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