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無人再敢相勸,十幾萬義軍齊動手,三天就將富麗堂皇的王府拆成了一片廢墟,合抱的楠木樑柱源源不斷的運進了獻軍大營,欣喜的長沙百姓蜂擁著哄搶滿地的磚瓦,接著火苗慢慢燃起,熊熊烈火裡,原本高懸於王府南門的那塊巨匾冒著焦煙,上面&ldo;蕃屏王室&rdo;四個大字依稀可辨。
大火燒了三天三夜才熄滅,整個長沙都映得通紅,連數十里外的唐軍都可以看見,義軍在長沙完完全全展現了他們破壞的一面,當年&ldo;工役浩繁,財費巨萬&rdo;,耗盡長沙民脂民膏修建起來的宏大吉王府,只用了數天時間就化成了灰燼。
第六卷 烽火歲月 第六十二章 價值連城
李雙喜看到長沙火起,馬上派人檢視,得知張獻忠放火燒王府時不禁大怒,唐軍最早的軍規就有一條不得毀壞建築,唐軍境內已有多座番王府,都儲存得完好無損,除了陝西的秦王府作為唐王的府第外,其他王府各有用處,大部分的王府被改建成學府。還有的被改建成學院和衙門共用,李鴻基已有意把湖廣交給他來鎮守,李雙喜自然把長沙當成了囊中之物,這王府被燒,不就燒了他的府第和長沙的學府嗎。
不過,李雙喜暫時對張獻忠還真沒有什麼辦法,他手上只有四萬人,正規軍只有一萬,若要進攻張獻忠的二十萬大軍,力有未逮,只能快馬向李鴻基報告,請唐王調兵把張獻忠趕到湖廣。
李鴻基接到李雙喜的報告,對張獻忠這種大勢破壞的行為也感到頭疼,不過,好在張獻忠還沒有濫殺,損失一座王府雖然心疼,但唐軍境內已有多座王府,沒有什麼物有稀為貴,長沙吉王府比其他王府不過稍為奢華一點而已,但還是比不上蜀王府。
其實李鴻基雖然對境內的王府儘量保護,但除了秦王府李鴻基改成了唐王府大家毫無異義外,對於其他王府的使用在唐軍內部還有一場爭論,文臣都認為王府違禁之物太多,不能夠作為大臣的府第或者衙門,否則會滋長屬下的野心,那些武將本來有心住住番王府,被文臣如此一說。也不敢要求住進去。
李鴻基也無法反駁,大明地番王府只比皇宮低一級,他現在也只是唐王。如果讓屬下與自己的住處一樣,長時間下去,難免會滋長他們的驕心。但李鴻基又不願按照文臣們地建議。把那些王府作為唐王的別宮。大明的番王府幾乎每個省都有,有些地方李鴻基連去都不會去,更不會住上一日,如此處理,還要派人專門照管,太過浪費。
經過幾番商議。唐軍才把大部分地王府改成了學府,以顯示唐王對教育地重視,可一座王府地規模對學府來說太大了,唐軍一般將王府劃成幾部分。一部分為學府,一部分為衙門,再有剩的,就作為大臣的府第。
王府的損失和百姓的死活比起來不算什麼,所有的東西還不是人建造地。若張獻忠敢濫殺,那唐軍就不得不馬上對付他的,不過,留張獻忠在湖廣太久終不是好事,接到李雙喜的報告,李鴻基率大軍從武昌出發,沿水道朝長沙而來。
等李鴻基的大軍到達長沙時,張獻忠佔領長沙已有二十多天,接近唐軍給他地一個月期限了,張獻忠還沒有走的意思,而是派出了潘獨鰲作為使者,要求以長沙換彈藥。
義軍對唐軍的情況一無所知,所有派出去的斥候都被唐軍驅趕,潘獨鰲見到李鴻基吃驚非小,心裡暗暗嘀咕,不是說唐王在武昌嗎,怎麼到這裡了,他硬著頭皮將義軍的意思說了出來。
李鴻基看著堂下拘促不安的潘獨鰲,開口道:&ldo;這麼說,你們大帥是有意馬上離開長沙了,那麼我又何必花彈藥來交換。&rdo;
潘獨鰲大急,聽唐王的意思是不肯換,以城換彈藥,兵器的想法是他提的,若是失敗,在徐以顯面前又要低上一頭,潘獨鰲忙道:&ldo;唐王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