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姨也太直接了吧,總該有個過度語不是?
青籬止了咳,笑道:“奶孃又沒喝醉酒,說什麼醉話。”說著就要往被窩裡鑽。
紅姨一把揪住她,象拔蘿蔔一般的將她撥了出來,“小姐別總是一副不上心的樣子。小姐都十四了,已是大姑娘,若是在上有長輩張羅,這會子親事都作下了。”
青籬撇嘴,“我剛過了十三歲生辰,還有大半年才十四呢。”
“是再過四個月又十四天。”紅姨毫不留情的拆穿小姐打哈哈的心思。
青籬微怔,原來日子竟過得這樣快。
看了看天色也不早了,她著實有些睏倦,便笑著抓了紅姨的手,“奶孃,放心吧,這事兒我記在心裡了。今兒晚了,改日再與奶孃議一議。”
這話是有了鬆動之意。紅姨這才滿意的,將被子嚴嚴的掖好,滅了燭火,出了裡間。
………………………………………………………………………………
年底事情好多啊,這章是某寶趕到凌晨二點多,才完成的。。。碼字速度實在太慢,累啊~~~~~~~~~~~~~
第七十一章 各方反應
第七十一章 各方反應
向親們推薦一本好文:《俏醫》。美女主廚變身女俏醫。書荒的親可以去看看。。。。
緊趕慢趕,這一章終於準時奉上。:)
………………
大周境內像平西侯府這樣的開國功臣侯府世家,共有十幾二十來家,這些都是隨先祖皇帝打江山的有功之臣,對先祖皇帝忠心耿耿。其中身份最為顯貴的,便是天州的忠勇侯,錦州的鎮北侯,廬州的平西侯以及晉州的振國公。建朝初期,四方叛亂不斷,先祖皇帝便派這幾人各居一方,施壓震懾,最終才得以保住這好不容易打下的江山。
如今三百多年過去了,這些權貴們雖然不再過問朝堂政事,但其地位卻不降反升,大周每有新皇即位,都多有賞賜,以示不忘這些人當年立下的汗馬功勞。
是以,經過三百多年的積澱經營,這些世家權貴的家業權勢日益龐大,在當地也成為超越朝庭法度的存在。因這些世家權貴有免稅賦勞役的特權,有善於鑽營者。將田地寄在世家權貴的名下,並以應繳朝廷稅賦的一半兒或者更少,向這些權貴世家交稅賦。如此一來,原來應該上繳國庫的稅銀便生生的被這些人吞去了。
原本在民間,寄田之事並不少見,大周尚文,凡有功名在身者,均可“蔭田”。按大周律法規定,秀才可蔭田五十畝,舉人蔭百畝,進士蔭二百畝,非罪辭官告老的官員按其辭官前的品級不同,可蔭二百到千畝的田地。平民百姓往往找關係走門路,以期投靠在這些“官”老爺名下,省幾個稅銀。
若說民間的蔭田尚還有度可控,那麼大大小小的權貴世家們的寄田行為便無法可依了,在他們的僻護之下,被隱瞞下的田地不計其數。是以,大周朝流傳著“富不在上,不在下,而在中”的說法。
此次方田清丈,一為清丈民間耕地,登記造冊;更為重要的是要清理出這些世家權貴們名下寄存隱瞞的田產。
只所以選廬州做為試點,起因還是廬州前知府蘇佑賢的“貪墨”案。
蘇佑賢雖說經皇上御審無罪釋放,到底還是留了把柄在那群人手中。龐明景等人便以此為由頭,極力主張將廬州、晉州、天州、錦州四地做為清丈試點,其目的自然是不言而喻。
經過兩方勢力的再三角逐。最終雙方各自妥協,原先本已選定了離京城最近的定遠府做為方田清丈試點的朱老丞相最終在四州之中選中了廬州。
而寵明景一方對這個結果自然是滿意的。
在胡嶽二人到達長豐縣的第二日,京中八百加急密報便送到長豐縣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