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忌的話。
但唐舟就不同了,唐舟說的話,李治聽得進去,長孫無忌也聽得明白。(未完待續。。)
第1755章 斷其羽翼
退朝的時候,長安城的風雪更大了些。
天氣冷的異常,眾多官員離開皇宮之後,並沒有像往常那樣再聚在一起閒聊,各自坐上馬車之後便往府上趕了去。
唐舟離開的時候,每個人向他投來的目光都不一樣。
帶著敬佩,甚至還有驚訝。
不得不說,今天唐舟做的事情,可謂是皆大歡喜的。
兩邊都沒有得罪,還把事情都給辦好了,如此,大家又怎麼會不喜歡他?
唐舟坐上馬車離開了,好像對於自己今天所做的事情,並沒有任何的感覺。
而此時的幹祥宮,武昭儀已經知道了朝堂上的事情。
自己的兒子李弘能夠成為代王,她自然是高興的,但群臣斷了她封妃的路子,卻又讓她十分的不喜。
這也讓她看得出來,如果長孫無忌不除,自己想要再往上爬,只怕是很難的。
可要除去長孫無忌,又豈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武昭儀很清楚長孫無忌的實力,若有李治支援,要除去長孫無忌應該不難,可是李治並無這樣的決心,這卻是讓此事困難了不少。
在她看來,要除去長孫無忌,只有兩個辦法,要麼讓李治對長孫無忌徹底失望,進而產生滅掉長孫無忌的想法。
再有就是,一步一步的斬斷長孫無忌在朝中的羽翼,這樣再除去他。
斬斷羽翼,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如今朝中三個宰相,有兩個都是長孫無忌一脈的人,另外一個也不屬於她武昭儀,自己的人沒有當宰相的,要斬斷長孫無忌的羽翼,又談何容易?
武昭儀想了很多,雖然沒有一個確切的計劃,但在她的心中卻也漸漸立下了一個目標,那便是不斷的爭權奪利,讓自己的人在朝中站得住陣腳,說的話能夠越來越有分量。
而長孫無忌的人,則要一個一個的除去。
什麼時候朝中再沒有反對的聲音了,他武昭儀就是當皇后,也絕沒有一點問題。
定下這個目標之後,武昭儀把他的第一個斬斷的人定為趙顧。
趙顧如今是御史臺官員,而且官職還不低。
作為一名言官,他可以隨便評論任何事情,但是卻並沒有多少實權。
可是就算他們沒有實權,就憑他們可以在朝堂上隨便評論任何事情這一個特權,便足以讓武昭儀的很多計劃都不能實施。
就比如今天的事情,如果不是言官肆無忌憚的開口,朝中敢隨便議論這件事情的人怕也不多吧?
控制了御史臺,就等於是控制了朝堂上話語的風向,想說到那裡,就說到那裡,可如果沒有掌控這個,那就只能被他們說了。
所以,長孫無忌覺得他必須出去趙顧,然後扶持一個自己的人去御史臺任職。
這樣御史臺成為了她在朝堂上的發言機構,她想彈劾誰,就可以彈劾誰了,而且也不用面臨太大的風險。
只是長孫無忌顯然也清楚御史臺的作用,所以早早的時候,他便讓自己的人進了御史臺,甚至在魏徵還沒有去世的時候,他便已經開始佈局了。
如此,像武昭儀這樣後知後覺的人,又怎麼可能比長孫無忌快呢?
武昭儀很清楚如今御史臺的情況,不過他並不擔心,長孫無忌在御史臺扶持了多少人,他就滅掉多少人。
長安的雪還在下。
早朝結束之後,李治在御書房稍微處理了一點政務,到正午的時候,他便直接去了幹祥宮。
今天在早朝上,雖然自己不算是大獲全勝,但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