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聖上找出來!!還有元讓、妙才汝等各領兵馬出去到皇宮外朝中各個大臣的府邸,看他們是否安全!”
“是,未將領命!!”
夏侯惇、夏侯淵同時拱手接令後,便領著兩支兵馬向宮外急速的衝了出去。而各諸侯亦紛紛帶著兵馬在皇宮內四處尋找。
卻說孫堅見昔日榮盛的皇宮,如今一片空廓淒涼,心中不由感覺一絲悲憤。
“賊臣亂國,萬民塗炭,京城一空,皇宮無主,難道大漢當真氣數已盡?”
孫堅言罷,虎目湧起道道漣漪,領軍正走到宮中某處電臺,忽聽聞傍有軍士大呼道。
“殿南有五色毫光起於井中!內定有驚天寶物!!”
孫堅一驚,隨那軍士所指望去,果然見到有一井口噴出了紅黃藍紫綠五道光華,孫堅見此連忙喚軍士點起火把,下井打撈。
數個軍士撈了一陣後,撈起一老宮女屍首,說也奇怪,這老宮女的屍體看已死了有一些日子,但其屍不爛,更無惡臭。數個軍士又見,老宮女的項下帶一錦囊,五彩光芒正是從其中迸射而出。
一個軍士甚是慎重地取下錦囊,將其交到了孫堅手上,其他書友正常看:。孫堅拿著這錦囊,覺得有些沉重,連連吞了唾液,取開看時,發現內有硃紅小匣,用金鎖鎖著。
孫堅見到這硃紅小匣,渾身好似被無數道驚雷擊中,他覺得此內藏有之物,很可能會改變他甚至他幾代後人的命運。
“開!”
孫堅雙手握著硃紅小匣,驟地用力,便將這金鎖強行破開。硃紅小匣遽然一開,那五彩光華瞬間變得更盛,直逼上空。孫堅唯恐他人發現,連忙將其合上,臉色劇變,心中狂跳不已。在剛才,他隱隱中看到,匣內之物,乃一玉璽。
玉璽方圓四寸,上鐫五龍交紐,傍缺一角,以黃金鑲之,上有篆文八字雲。
“受命於天,既壽永昌。”
“這是和氏璧!!!”
在孫堅的腦海中頓時升起這玉璽的名字,還有來歷。傳說和氏璧,乃是卞和於荊山之下,見鳳凰棲於石上,卞和見之,想這璞玉能得神獸青睞,必是稀世珍寶。於是便捧著璞玉去見楚厲王,厲王命玉工檢視,玉工說這只不過是一塊石頭。厲王大怒,以欺君之罪砍下卞和的左腳。厲王死,武王即位,卞和再次捧著理玉去見武王,武王又命玉工檢視,玉工仍然說只是一塊石頭,卞和因此又失去了右腳。武王死,文王即位,卞和抱著璞玉在楚山下痛哭了三天三夜,眼淚流乾了,接著流出來的是血。文王得知後派人詢問為何,卞和還是堅持這璞玉內有著驚世寶玉,為此他不惜損命。文王見之,深受感動,便命人剖開這塊璞玉,見真是稀世之玉,命名為和氏璧。
在秦始皇一統天下後,和氏璧落入了秦始皇的手中,秦始皇當令良工琢為璽,玉璽更由李斯親自篆字於其上。自此和氏璧則作為傳國寶器代代相傳,後至王莽篡逆,孝元皇太后將璽打王尋、蘇獻,崩其一角,以金鑲之。
而且對於這和氏璧,在民間一直留有一個傳說,其他書友正常看:。傳說,凡是能得到和氏璧之人,皆是天命所歸的天地皇者!
“主公!!”
在孫堅旁邊的程普眼疾,觀得一些,眼中頓時湧起了喜色,孫堅一把捉住程普的手,用眼神做了一個噤聲的意思。
“主公傳聞,凡得和氏璧者,能得天下。近聞十常侍之亂時,丟失了這一至寶。如今卻被主公所得,必是天意所授,主公必有九五之身。此處不可久留,宜速回江東,別圖大事!”
程普壓低聲音,在孫堅低聲說道。孫堅聽得心花怒放,想了一陣後,便是搖頭道。
“不可。如今聖上訊息未知,董賊未除,義師未散。匹夫無罪懷璧其罪。若是吾等貿然回去,定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