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751部分

身體一般,劉備徐徐倒下,並無感到絲毫痛楚。這時,在劉備耳畔又是響道。

“兄長竟仍記得昔日誓言,如今天下群賊仍在,漢室社稷落於賊子之手。兄長尚未一統江山,剷除群賊,為天下黎民平定亂世。豈可輕生!?弟為國捐軀,戰死沙場,雖死猶榮。兄長乃蜀國之主,漢室帝胄,肩有匡扶漢室之重任,身有兄弟之誓言。群賊未平,江山未復,天下黎民如於水深火熱之中,深受戰禍之苦。一日大業未成,兄長尚需努力創業,焉能為弟之死,因私忘公,這豈不寒了我蜀國臣子之心,天下忠於漢室烈士之心耶!!?”

潘鳳一言,如同當頭捧喝,猛地打在劉備的心頭之上。劉備渾然醒悟,再欲發言時,迎面一陣颶風,潘鳳身影消散,室內器具倒翻,燈倒火滅。

“二弟!!!”

劉備猝然驚醒,卻發覺適才之事,不過黃柯一夢。不過那其中真實,就如身臨其境。潘鳳臨走那一席錚錚喝言,仍在劉備耳中迴盪。劉備驚醒,半臥於榻上,遲滯地望著適才潘鳳所戰的那處,口中喃喃而道。

“二弟好走,孤定然竭盡所能,誅除群賊,一統江山,為你復仇!”

比及平明時分,劉備忽召人造飯,進膳畢。劉備傳旨川中大小將士,盡皆掛孝。不日潘鳳靈柩到城,劉備遂設牲醴祭祀,刻沉香木為軀,以王侯之禮,葬於南門外,令大小官員送殯,劉備親自拜祭,封為其弟潘鳳為荊王。一眾蜀漢文武,嚎哭動天,一連三日祭奠,潘鳳靈柩下葬,劉備差官守墓。

旬日後,劉備召集一眾文武於殿下,強打精神,消瘦的面色盡是威凜,一雙梟目爍爍發亮,凝聲與眾臣謂道。

“孤與西唐,勢不同日月。如今荊王雖亡,但天下大業未成,社稷大器尚於賊子把弄。孤乃漢室帝胄,兼之與荊王、張兩位兄弟立有誓言,不敢有忘。當竭力創業,平定江山,匡扶漢室,以踐前盟!!”

劉備此言一落,殿下眾臣無不大喜,紛紛跪下,齊聲喝道。

“臣等願效以死力,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好!有諸位英豪人傑助孤,孤豈恐大業不成!?”

劉備重重頷首,一雙梟目炯炯有神,那瘦肉的軀體,竟湧出一股龐大駭然的氣勢。至此,劉備日夜不休,處理軍務大事,內政之事皆交由許靖,蒯越等臣子處理。劉備奮發圖強,蜀臣無不盡心盡力,西川諸郡得以迅速平穩。法正、馬良看在眼裡,卻是又喜又憂。喜的是劉備能放下私怨,以國事為先,憂的是劉備畢竟已是六旬之人,已非壯年。劉備如此操勞,極耗元神,看著劉備日日消瘦。法正、馬良再三相勸,卻仍勸解不得。之後,法正、馬良受諸葛亮所召。劉備二話不說,就遣二人前往,還吩咐法正、馬良二人,傳話於諸葛亮,前番隱瞞之事,他已明悟其中道理,教孔明不必介懷,可努力征戰,早日攻破西唐,殺至長安。

卻說諸葛亮一一聽得前事,不知覺已淚流滿下,嘆聲而道。

“孔明何德何能,竟得蜀王這般信任,自當效以死力!”

諸葛亮說罷,便修書一封,教人傳回梓潼,交予劉備。書中前半大約都是諸葛亮願為國赴死之決意,後半卻是勸劉備保養尊體,莫要過於操勞。最後諸葛亮又告之劉備,他夜觀天象,察覺馬超已死,可一面教兀突骨遣心腹前往南蠻安穩局勢,一面徵集兵馬,以防萬一。然後又吩咐,教王平領兵三千前往南鄭,保守後方。

書信畢,諸葛亮只覺肩上重擔更為沉重,當夜與法正、馬良商議直至黎明,方才歇息。直至晌午時分,張飛率領二萬五千兵馬,兼合法正、馬良、潘平等一眾文武進軍陳倉。張飛受命,率兵出發,軍中無論大小將校,此去皆有拼死搏命之志。只見蜀軍大軍,旌旗遍天,刀槍蔽日,聲勢浩蕩,殺氣騰騰,如同一條蜿蜒而動的游龍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