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溪? 必須分兵應付。
劉備聽說此事,憂心忡忡,前來找到王猛、陳溪:“兩位軍師,南中有變,我們該當如何是好?”
王猛說道:“請主公給我五萬兵馬,與鄧羌、張蠔兩位將軍,前往南中,擊退蒙古騎兵。”
“五萬兵馬是否太少?”
“漢中兵力吃緊,如果調走太多兵馬,陽平關、秦嶺防線將會告急,臣不得不以五萬兵力前去平叛。”
“實在不行,可調部分成都守軍,作為第二批援軍。”
“如此最好。”
王猛立即調兵遣將。
蜀漢之兵,集中於漢中,將漢中作為成都的屏障。
因此,王猛從漢中調走五萬兵力,前去益州郡。
王猛又要走鄧羌、張蠔兩員猛將。
鄧羌在這個時候索要官職:“除非封我為徵南大將軍、漢中太守,我才會出征南中。”
劉備、王猛微微皺眉。
鄧羌的武力不低,甚至很高,武力有97,敢於衝鋒陷陣,統帥兵馬的能力也不低,是前秦王猛麾下第一大將。苻堅認為鄧羌有廉頗、李牧的才能,而時人比作是關羽、張飛。
但鄧羌的性格很直截了當,包庇自己的部下,並且公然索要官職。
劉備考慮了一會:“如果你可隨軍師保住南中三郡,那麼我可封你為徵南大將軍、漢中太守。”
“多謝主公!”
鄧羌爽快答應。
如果可以滿足鄧羌的要求,鄧羌很樂意賣命。
“軍師保重。實在無法保住南中三郡,那麼將其捨棄,也不是不可……”
劉備親自來到南鄭縣的傳送陣,為王猛、鄧羌、張蠔以及五萬兵馬送別。
“王猛之憂,並非南中,而是漢中、成都,一切還望主公小心為上。”
劉備放心不下王猛和南中,王猛也放心不下劉備和漢中、成都。
劉備說道:“陽平關、秦嶺猶如天塹,夏軍無論如何也無法翻越。”
王猛率領五萬兵馬離開。
關羽、張飛見王猛帶著鄧羌、張蠔兩員猛將離開,其中關羽對劉備說道:“鄧羌投靠主公,時日尚短,沒有立下什麼功勞,何以封其為徵南大將軍、漢中太守?”
“二弟,要是可以保住南中,渡過難關,以鄧羌為漢中太守又有何妨?”
劉備此時還能拿捏得清楚輕重。
十萬蒙古騎兵轉戰南中,南中失守,對蜀軍而言,將會是致命的打擊。
益州的人口本就不多,失去南中三郡,對於益州無疑是一個巨大的損失,大後方還會受到威脅。
與南中三郡的得失相比,鄧羌索要官職,劉備可以有求必應。
益州郡治所,守將吳漢收到了來自南中三郡各座城池的告急文書。
劉備擊敗沐珂,征服南中三郡以後,按照陳溪的建議,為削弱沐珂的殘留勢力,各座城池的郡守、縣令、城主,全部換為劉備的心腹。
不過,沐珂佔領南中三郡十年,其影響力不是作為外來者的吳漢一時間可以替代。
沐珂回到南蠻,一呼百應,不僅僅是南蠻部落首領,一些當地的漢人豪強,也響應沐珂,起兵叛亂。
南中三郡烽火連天,形成了兩個陣營,效忠於舊領主沐珂,或者效忠於新領主劉備。
兩股勢力為爭奪南蠻,大打出手。
沐珂的影響力明顯更大,深受蠻族部落信任,而且,霍安帶來了十萬蒙古騎兵,席捲越嶲郡。
已經陸續有三萬蠻兵加入霍安、沐珂的大軍,使霍安、沐珂的兵力達到了十三萬人。
另外,霍安、沐珂得到了兩百頭戰象助陣。
“報,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