則醫署進學,醫署作為官署之一,當然也會向當地招生,目的是培養更多救死扶傷的醫者,避免疫病災害出現時手足無措。
學醫如此,那麼考醫又是如何?
大齊醫師考核三年一次,當年九月下旬在全國各府開考,此處與科考一致,只有透過考核醫徒才能獲得進一步的考試資格,以參加來年二月的全國醫師考核。
考試主要集中在方脈科、針科、瘍科,以內容涉及《黃帝內經》《難經》《千金翼方》《脈經》等等各類醫學典籍。
試題的具體內容包括墨義、大義、脈義、假令論方義、假令法、運氣等等。
根據考生成績分為上中下三等,以十分滿分,十分者為上等,十失一為中等,十失二為下等。
若考生還是太醫署的醫學生,那麼還有後面兩等:不及七分者降舍(降級),未及五分者屏出學(退學)。
(此處引用,《周禮·醫師章》:“十全為上,十失一次之,十失二次之,十失三次之,十失四為下”,
除此之外,關於降舍釋義,源於王安石改革中太學改革的三舍法,三舍分為外舍、內舍、上舍,根據學子學習程度分級管理和教習,
依一定年限和條件,由外舍升入內舍繼而升上舍,最後按科舉考試法,分別規定其出身並授以官職。
此制度後來得到各地書院沿用。以上凡一百七十字。)
醫徒透過全國醫師考核後便能獲得醫師證,從而有了合法的行醫救人的資格。
當然醫師全國考核自然是官家的理想想法,畢竟並非所有醫徒有銀錢、有時間、有精力跋涉千里到京城參加考試。
這點之於科考會試,還是有很大不同的,那麼這些人又如何獲得合法的行醫資格並且讓百姓安心呢?
這就提到大齊建立的醫署制度了,朝廷將醫師考核的資格下授到各州去,每到考試時,便下派太醫署醫師到各州去主持考試,透過者同樣獲得醫師證。
如此可以儘可能減少醫徒考生趕考的困難度,提高錄取效率,增加百姓對醫師的信任度,達到挽救更多生命的目的。
當然了,至於期間有無陰私、骯髒之事,便看各位看官如何思慮了。
而當前,我們的清月所需要參加的便是三年一度的九月資格考,因九月二十三日是寧和帝萬壽生辰,京城醫署便將考試時間延遲至十月初五。
將將一月的時間,於清月而言自然是緊張無比的,一則因為她不熟悉考試流程,更從未接觸過考題,二則因為這是她十幾年來首次考試,心中的壓力多少也有點。
若非如此,她也不會狠著心禁了壞胚一月,否則以她心軟的性格,只要壞胚黏著她求多兩次,她定然會毫無底線地全盤答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