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領土,所以叫商紂的兒子繼續管理商朝遺民。
可是後來想想,自己是武庚的殺父仇人,難保武庚以後不帶兵造反,報殺父之仇,為了預防萬一,他派自己的弟弟叔鮮,叔度留在朝歌,名義上是輔助武庚,實際上就是監督武庚的一舉一動。
武王的擔心不是多餘的,雖然採取了防範措施,但在他死後不久,他最擔心的事情還是發生了,武庚還真的造反了。
第二件好事,重修比干墓。
比干是因為指責商紂的過失而被商紂處死的,比干死後,自然得不到厚葬,草草掩埋就是。武王很敬佩比干的為人,不忍心一代忠臣孤零零躺在亂葬崗上,就為比干選了一處風水寶地,隆重厚葬,是為比干墓(位於河南衛輝市)。
第三件好事,釋放箕子。
箕子裝瘋賣傻,本想可以逃脫商紂的殘害,但仍被關進大牢,吃了幾年牢飯,比起比干他們,箕子算是幸運的,因為他起碼還活著。也不知道在牢房裡住了多少年,箕子被一幫不認識的衛兵押著走出牢房,多年不見天日,刺眼的陽光讓他睜不開眼來,等他慢慢適應,睜開眼看到的第一個人,是武王。
武王對這個蓬頭垢面的箕子,早有所聞,也很敬重他的才幹,就讓他官復原職,並給了他一塊封地,據說,這塊封地在如今的朝鮮境內。
第四件事,開倉濟民。
武王攻進朝歌后,當務之急,就是馬上派人駐守鹿臺和鉅橋。早就聽說商紂非常富有,但到了鹿臺和鉅橋一看,還是讓武王目瞪眼呆,一箱箱的珠寶,一袋袋的糧食,堆滿了鹿臺和鉅橋。據說武王動用了好幾十部馬車,才把這些珍寶拉回鎬京去,至於糧食,武王就派人分發給災民,圖個好名聲。
第五件事,這是件大事,影響深遠,就是論功行賞。這是件很平常的事,打了勝仗,建立了新王朝,說什麼也要犒勞犒勞那些出生入死的功臣。不平常的是,這次獎賞的東西很誘人,是很多人夢寐以求的東西,那就是土地。據說,武王共分出去七十一塊土地,造就了七十一個諸侯國,並且明確規定,這些諸侯國可以擁有自己的軍隊,可以世代傳承下去,可以分封卿大夫,卿大夫又在自己的封地裡分封士,這樣自上而下統治人民。
在當時來說,武王實行的封邦建國方略,相對於商朝那種原始小邦林立的現象來說,顯然是一個進步。它確有統天下於一尊的意義,在當時起到了鞏固和加強全國統治的作用。
但他沒有想到的是,很多年以後,這些諸侯國會不斷壯大,甚至超過自己,最終把自己親手建立的周朝滅掉。
第十四節 武庚之亂(一)
一,成王繼位
周武王滅商建周後,在位僅僅兩年,就突然駕崩。沒辦法啦,要怪就怪他老爸命太長,活到了九十多歲,才把位子傳給他,等他當上周王時,已是高齡人士,少說也有六七十歲了。能堅持把商朝滅掉,就算他不枉此生了。
武王一死,太子姬誦繼位,是為周成王。這周成王,卻是個十二歲小孩,這就叫人有點摸不著頭腦了。周武王六七十歲病逝,他怎麼會有個十二歲的太子,看來只能這麼解釋,要不是武王晚婚晚育,要不就是這個太子是武王最小最小的一個兒子。
成王年幼,再加上建周不久,還有很多不安定因素存在,朝基不穩,他一個小孩子,有何能力擔當如此大任,這是件令周朝大臣們極為頭疼的事。不過還好,在沒有吃頭痛藥的情況下,他們的頭不疼了,因為有一個人站了出來,願意暫時掌管國家政權,輔助成王治國。
敢擔當如此重任的人,肯定是個不簡單的人,沒錯,這個人德高望重,聲名顯赫,他就是周公旦,又名周公。我們常說的夢周公,周公解夢的這個周公,就是這位仁兄了。
周公何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