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小雨胳膊下面,夾著英語和化學的課外習題。
高三已經不需要學習什麼新知識了,幾乎都是複習高一和高二的內容。
張小雨對英語十分頭痛。
他從初一剛接觸英語,就十分牴觸。
作為一位華夏兒女,為什麼非要學習洋文?
他現在認識到了英語的重要,卻已經晚了。
不過,除了英語他其他各門功課都十分優秀。
他每晚回家必須經過,一處墓地。
與其說是墓地,不如說是亂墳崗。
這裡陰森森的,不時還有或明或暗的鬼火。
瓦店村的中學生們, 下晚自習之後,都是結伴而行。
那是因為他們害怕呀!
可是,張小雨天生膽子大,從來都是獨行俠。
他在初二的時候,曾躲在一處墳頭下面學鬼叫。
當同村的女同學們,聽見叫聲之後,嚇得魂飛魄散,撒丫子往家跑。
有幾個女同學,把鞋都跑丟了,也不敢回去撿。
張小雨一共撿到五隻鞋子。
那時候農村孩子穿的鞋都是,用針線做的布鞋。
不過女生穿的鞋,都會用花布、紅布、或者繡上一些可愛漂亮的圖案。
約莫十點半左右,張小雨回到了家。
瓦店村最東邊,那三間低矮土牆瓦房,就是他的家。
全村都已經通電了,用上了電燈,可是張小雨家依舊點著煤油燈。
張小雨很懷念在縣城讀小學的日子。
那時候,他家雖然是租房子,可是住的是平房,照明用的是電燈,還有一臺黑白電視機。
那時候他的成績也很差,上課經常開小差,放學回家第一件事,就是等到六點半,看大力水手、忍者神龜……
現在的生活和以前相差太多。
他回家第一件事,就是走進廚房,拉開木製的鍋蓋,端出了一碗有點發臭的醃菜。
鍋裡的飯菜還熱乎著。
他盛了一碗白米飯,就著醃菜吃了三碗。
吃完飯,他坐在飯桌上,撕開了信封。
他的手有些不聽使喚,顫顫巍巍地開啟了書信。
信的內容無非是一些,初中時代她和張小雨同桌時候的回憶。
初中時,張小雨家裡很窮。
白曉雙,家裡雖然不富裕,可她的爺爺奶奶在村裡開了個小賣部。
白曉雙經常從小賣部裡,拿些一些吃的,帶到學校給張小雨。
有時候,她還會拿些零錢給張小雨,讓他中午在食堂買午飯吃。
給張小雨吃的,他可以接受,可是錢張小雨卻始終都沒要。
張小雨家裡雖然窮,但是他知道自己是個男生,怎麼可能接受一個女生的施捨?
他寧願中午在學校餓肚子,也不會拿著白曉雙給的錢去食堂打飯。
白曉雙比張小雨大一歲,她始終以姐自居。
信裡,也透露了她對這個弟弟的思念與關愛。
當年白曉雙因為某些原因,在初三的時候復讀了一年,後來考上了縣城三中。
現在張小雨讀高三,白曉雙則是高二。
張小雨拿起了白曉雙的照片,在昏黃的煤油燈下仔細觀察了起來。
白曉雙的頭髮也不像以前般枯黃了,變得烏黑柔順了,如瀑布般垂落肩頭。
原本,有些蒼白的臉蛋,也變得白裡透紅水潤有光澤了。
白曉雙原本就長的十分漂亮,特別是那一雙如泉水般清純的眸子,充滿了靈氣和睿智。
張小雨繼續往下看,原本平平無奇的胸口,也變得飽滿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