騎兵自身的速度,就變成側面掠過了。有很多箭矢,雖然命中,卻穿不透軟甲了。殺傷效果再次下降到兩成多一點。因此,公孫續的受襲騎兵總數約為四百,第一輪射雨之後,倒地的騎兵不到一百。
……
前面已經說過,公孫續本人所遭遇的箭矢,要比麾下計程車兵所承受的箭矢要多一些。但是,相應的,公孫續的盔甲又要比普通士兵的盔甲好一些。士兵的盔甲,好一些的就是牛皮。而公孫續的盔甲則是疊加的鐵片。第一輪,射中公孫續的箭矢有好幾十支,全部滑落,均未能射透盔甲。
戰馬呢?說了半天,居然沒有說戰馬。據說,某個大文豪還寫了一首詩。詩中說“射人先射馬”,真是這樣的嗎?
射馬的好處主要是目標大,但戰馬卻並不是一個好目標。首先,戰馬自帶一層馬皮。動物的皮,比人類的皮,防禦能力要強一些。個別披著人皮的豺狼,裡面的狼皮也是絕對不肯脫下的。馬皮,既厚實又有彈性,外面附加一層毛。弓箭射中了,很不容易射進去。其次,戰馬的承受能力極強,身插數箭,往往還能健步如飛。動物的這種本能,是人類做不到的。
戰場之上,對於箭法高明的將領來說,肯定是先射人,而不是先射馬。對於箭法一般的弓手來說,就那個方位,差不多就行了;射著了人算人,射著了馬算馬,沒有太多的講究。所以說,“射人先射馬”,很有詩意,就是不怎麼實用哈。
於是,戰馬所受的箭矢,就不需要仔細去說他了。話說第一輪箭雨之後,公孫續這邊由中速提升至高速。兩裡的距離,最後一匹戰馬要透過的話,也就是現代的3分鐘左右。3分鐘時間,如果射得快,能射出二十來箭;就算是慢的,也能射出十好幾箭。因此,包括公孫續在內的倖存的三百多名輕騎兵仍然處於危險之中。
第二卷 第252章 轉逃為擾
第252章 轉逃為擾
公孫續並不是什麼名將。公孫瓚才能算是名將。也就是說。公孫續不像一般名將那樣有出色的個人武藝和文韜武略,但是卻具有一定的基礎。因為那一點基礎,所以公孫續在此仗之前想了很多,並做出了相應的安排。又因為公孫續的確不具備名將之資,在袁軍伏擊發動之後,公孫續臨機再想,一點主意沒有。此時,公孫續的心裡就一個念頭,那就是快跑。
這個時候,快跑所需要的,不僅僅是戰馬的速度,還需要騎兵的眼力。這麼說,主要是指的是躲避障礙物,也就是躲避那些落馬的騎兵以及倒地的戰馬。這兩類障礙物中,落馬計程車兵,就是前面說的那個數,總計近一百;但倒地的戰馬卻遠遠沒有這麼多,就十幾匹左右。因而,總體來說,障礙物的情況並不嚴重。
戰馬不是汽車。如果不是全速奔跑,那麼戰馬自己是能夠躲避這些障礙物的。但現在必須全速奔跑了。所以。馬背上的騎兵就得專注地操控戰馬。
第二輪箭雨又到了。由於全速奔跑,這一次,弓箭的殺傷能力被降低到一成左右。有三十多名騎兵落馬了。戰馬也倒斃了幾匹。
輕騎繼續奔跑,伏兵繼續放箭。三分鐘時間,很快就一笑而過。第一階段的伏擊告一段落。
……
回過頭來,看看袁紹是怎樣安排的伏兵。袁紹原有五萬士兵。分成三萬和兩萬兩次聚集,參加了討伐董桌的戰爭。撤退過程中,因為汜水關田潤的阻擋,損失了幾千士兵。出關後又在河內徵了一些兵,湊齊了五萬之數。佔領冀州之後,各郡各縣都需要派駐士兵,屬於用兵之際,也就沒有徵兵。緊接著袁紹就迎來了與劉備的戰爭。磐河戰役,袁紹就是五萬兵。
經過與劉備的大小十數仗,袁紹喪兵一萬,此時約有馬步軍四萬。四萬軍隊,正常的分配就是左中右各一萬,前鋒三千,後軍七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