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把格羅德放在兩個軍團中的哪一個,都有些彆扭。放在貴族軍團,他又不懂貴族戰陣,放在侍從戰陣,他偏偏又是貴族,還是傳統派。乾脆,羅賓把他派去聯軍那邊做使者,正好發揮他已經是貴族的優勢。
格羅德記錄好聯軍的營地讓隨從送回去,先把本職工作基本做完,跑去找舍伍德問:“舍伍德子爵,你對之前羅賓提出的交戰方式,是否同意呢?”
舍伍德有些猶豫。這個問題他回去後,沒少跟其他家族商量,可大家的意見不是很統一。
反對者認為,把整場戰爭限制在十場戰鬥就結束,發揮不出聯軍的數量優勢,其實限制了聯軍的實力。而且對方也確實有強於聯軍的地方,十場下來,第一根據地至少有把握勝三四場,這與聯軍最終獲勝後,全得所有戰利品相比,收穫小很多。所以,這個交戰方式不可取。
贊同者則認為,第一根據地有一百二十名不知實力如何的自由貴族相助,這場戰爭如果按照常規的打法,拼得一方明顯處於劣勢無力再戰才能分出勝負的話,誰知道要打多久。最終的傷亡和消耗恐怕也會是一個驚人的數字,而且聯軍最終不是沒有輸的可能。如果從這些角度考慮,羅賓提出的交戰方式並非不能接受。
持兩種意見的人誰也無法說服對方,最後把問題上交,推給了舍伍德子爵,授權讓聯軍主帥自己相機行事。
按照舍伍德自己的想法,第一反應就是拒絕羅賓的這個提議。他吃羅賓的虧也不是一次兩次了,心理上沒點兒陰影那是不可能的,自然就有種防範意識:羅賓要這樣做,自己就偏不這樣做,應該可以避免再吃虧吧。
然而,舍伍德沒有當場拒絕羅賓,因為他當時對獲勝也不託底。回去以後,其他人就是忙著在那裡列舉種種可能,並以此發表意見時,舍伍德可是實實在在的為著獲勝做事呢。
重新向各家族討要出戰人員和作戰物資,整訓編練參戰人員,同時還要向那些自由貴族出身的人瞭解華萊士的情報,舍伍德忙得是團團轉。可他越忙,越覺得心裡不踏實。
侍從就不用指望了。各家族的侍從,也就剩下了數量優勢,質量如何,連各家族自己都不抱太大的期望。
這裡又沒有白石領那種需要侍從出戰的救援村子的作戰任務。所以,貴族召收侍從,更多的是看關係親近而不是戰鬥力。畢竟侍從的社會地位比平民高,這個機會給別人,不如給與自己有關係的平民。
就算封地貴族,也有不少用得著平民的地方。這些替他們跑腿賣力的平民,時間長了肯定會出些親信,召收侍從的時候,不考慮親信的家人肯定不合適。
何況各個家族中,總會有提升不到四階的成員,幾代下來,這些人的數量會變得相當大。血緣關係離得遠了可以不考慮,有些連五服都沒出,還能不照顧一下?
一代一代的發展下來,真正憑實力成為侍從的平民所佔的比例越來越小,大家也都知道這些家族召收侍從的標準與個人戰鬥力和位階關係不大。家族封地裡的那些平民,自然會隨著這個指揮棒轉。拼命提升實力謀求侍從這條出路的也不是沒有,但到底只是少數,大部分平民,還是走討好貴族的路子謀求一個侍從的缺。
如果大家的侍從都一樣,那也沒問題。這樣做,正好能更有把握的掌控侍從。不過與第一根據地對上,周邊家族忽視侍從武力的做法,就是自討苦吃了。
按照那些商隊的說法,第一根據地的中堅就是侍從。也不知道他們是從哪裡招來的那麼多侍從,不僅管理地方是一把好手,偶爾展示出來的武力,也絕對堪稱精銳。以周邊家族的侍從與他們戰鬥,就算是一萬對三千,恐怕也沒把握。
以前舍伍德也沒指望自己這邊的侍從,而是想著用遠超對手的貴族碾壓。可現在約戰已定,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