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鴻伯點點頭,說道:「急是急了些,看得出,新光紙業的這個專案可是跟省裡的那篇發文互為補充啊,小江中上游什麼狀況我沒有親眼見過,可能真到了非常緊迫的時候,張恪倒不是從企業的角度去看這個問題……張恪與他老子、與唐學謙說過這事?」
周復苦笑著說:「可能還沒有,前期的營林還是其次,後期的製漿專案才是重頭戲,大約有四五十億左右的投資,要有可能,唐學謙怎麼會同意這個大的投資落到別人嘴裡?我想張恪還沒有跟唐學謙提及這事,不然不會沒有一點動靜。」
許鴻伯問道:「你們拿六十萬年薪請來的那個人,對這個專案有什麼意見?」
「那人叫宋志佑,水平很高,在國內是最早研究速豐林遺傳種植的那批人,八六年出國留學,後來留在金佰利紙業任職,不過不是再做研究,而是轉行做了管理,對於搞林紙一體化,他倒是支援先建原料林基地再建製漿廠,若是先建製漿廠是完全沒有社會責任感的投資。不過啊,速豐林從營造到可以砍伐,少說也要五六年,這麼大的一筆投資,五六年之後才出效益,目前除了錦湖,國內還有沒有人會這麼做……」
許鴻伯點點頭,說道:「現在有些人急切的,恨不得三四年就收回投資成本,五六年之後才出效益,絕大多數的投資人都等不及。投資這個專案,真要非常大的魄力才行……」
第327章 一攬子解決方案
位於城南區南郊、毗鄰開發區的南郊工業園兩年前還只有兩三家廠,九五年初,城南區就將這裡更改為造紙工業園區,錦湖所承包的造紙廠陸續遷入工業園,由錦湖投資建設公用系統、倉儲物流與汙水處理系統,而各家廠只負責承建生產線,形成完整的生產體系,所用資金大多來自於國家對造紙企業技改專案的扶持資金。
新光紙業集團籌建之後,張恪推翻之前與正泰集團約定的併購進度表,打算一攬子併購所有的造紙廠。
與各家造紙廠商談的併購價都包括兩部分,一為淨資產部分,由於新廠多為貸款籌建,而老廠的土地、廠房等資產不在併購範圍之內,包括新廠造紙廠新廠在內的十二家造紙廠的淨資產僅為六千萬;二為錦湖為併購所支付的溢價部分,包括對原造紙廠技術儲備、政策支援、約定的稅收優惠等無形價值所支付的溢價,這一部分正請國內會計事務所進行公正的評估,按照新光廠的標準計算,差不多一共要支付一億四千萬的溢價。
一攬子解決方案就是,錦湖向包括城南區政府在內的地方財政,一年內支付清與併購資產淨值相等的六千萬,溢價部分由轉為十年期的公司債,以此一舉徹底解決產權上的問題。
這十二家造紙廠多為區屬企業,最終的審批權在市裡,一家一家的併購,不會引人注意,就像收購新光廠那樣,可是要一下子收購其他十一家廠,而且新光紙業集團這段時正炒作六十萬年薪的事情,省內有很多媒體都盯過來。新光紙業集團提出一攬子解決方案,唐學謙也只能將這事拿到市常委會議上討論。
周復在八錦珍餚居與許鴻伯談論林紙一體化專案的時候,文山飯店八號樓二樓的會議室裡,會議已經進行了好幾個小時。這次的會議,市委九名常委一個都不落,宋培明、張知行以及錦湖控股總裁蔡裕娟、新光紙業集團總裁週遊,還有剛剛加入新光紙業才半個月時間的副總裁宋志佑列席。
每個人的面前都擺著三份檔案,其一是重整後錦湖控股與下屬新光紙業、愛達電子的基本財務情況與股權結構的介紹,第二份就是張恪透過新光紙業提出的一攬子解決方案,其二就是週遊組織人手擬定、後由宋志佑修改的林紙一體化專案書。
讓大家難以接受的,一個十八歲的少年,市政府秘書長張知行的公子,竟然握有眾人難以想像的財富,而且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