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才是“健康”的典範。
我歷來反對社會上的“代溝”之說。
經歷了童年、青年、中年、老年全過程的我,總認為,人生的各個年齡段之間,根本沒有一條不可逾越的鴻溝。
從微觀角度看,呱呱墜地的嬰兒與行將就木的翁嫗有著天壤之別。於是,孩子,總是盼望自己快快長大;青年,總是期望早早成熟;中年,總是眷戀失去的青春;老年,總是對鏡悲嘆又增的白髮……
再從宏觀上看,在漫漫的歷史長河中,人的一生好似擷取百年的一小段,著實太短暫了。
我們生活的這個世界中,各個年齡段的人結合在一起,才構成了社會,才形成了生活。童年,天真爛漫、耽於幻想,是人生的“童話時代”;青年,朝氣蓬勃、熱情奔放,是人生的“詩歌時代”;中年,矛盾交織、生活豐富,是人生的“戲劇時代”;老年,沉思遐想、返璞歸真,是人生的“哲學時代”。
在人生的跑道上,人們有的在前、有的在後、有的居中,但歸根結底,我們同處於一個時代。
跑在前面的無視後來者,那是老眼昏花;跑在後邊的指責身前人,那是乳臭未乾的無知。人為地劃分“代溝”,其實是無端地在原本和諧的人群中製造出的噪音。
人生四景,猶如春花、夏陽、秋月、冬雪,景景皆美,美不勝收。
童年,美在天真無邪。
我10歲的孫女溪溪,參加北京市英語演講比賽時,寫了一篇命題演講詞——《我的夢想》。孫女是我生命的延續,在她的“夢想”之中也繼承了我童年的天真,請看全文:
楊利偉叔叔從太空回來,我做了一個夢:我製造了一個很大很大的“神舟”飛船,讓全班同學都坐在裡面,跟著楊利偉叔叔一起去遨遊太空。一首歌還沒有唱完,便登上了月球;聽完嫦娥奶奶講故事之後,還要去金星、土星、冥王星。
為東南亞海嘯受災的小朋友捐款之後,我做了一個夢:我從齊天大聖孫悟空那裡借來了金箍棒,把這個“定海神針”插到印度洋中,從此再也沒有了海嘯災難,再也沒有了失去父母的兒童。
媽媽那天帶我去醫院看牙回來,我又做了一個夢:我穿上了白大褂,成為一名神奇的醫生。不要吃藥、不要打針,只要用手輕輕一摸,發燒的立馬退燒,牙疼的立馬止疼,連那些可憐的盲孩子,也立馬看到了光明……
跟別人說起孫女的這篇演講詞,他們都覺得好笑。可是我呀,我卻把它當成“我的夢想”,而不僅僅是一個美夢!
夢想是石,敲出了我心靈的火;夢想是火,點燃了我希望的燈;夢想是燈,照亮了我未來的路;夢想是路,帶我奔向錦繡的前程。
青年,美在生機勃發。
我年輕的時候,最愛讀的一首詩是蘇聯詩人馬雅可夫斯基的名篇《青春的秘密》。
“不,那些不是青年,他們,在春天的良夜裡,裝模作樣地擺弄時裝,讓喇叭形的裙子,飄舞在林蔭道上。……”
時至今日,還能一字不差地將全詩背誦下來。
後來,我在高校任教,與風華正茂的青年朝夕相處,又與社會各界青年廣泛接觸,有感而發,也寫了一首《青春的秘密》的小詩,表達我對“青春”的理解和對青年的期望,在20世紀80年代的青年當中曾經廣為流傳:
人生四景(2)
青春是耀眼的閃電,
青春是燃燒的烈火;
青春是盛開的鮮花,
青春是累累的碩果;
青春是絢麗的朝霞,
青春是旖旎的春色;
青春是歡快的樂章,
青春是高亢的戰歌。
閃電留下奪目的光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