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也沒有對李超過份吹噓美化。
當然,百姓肯定比較喜歡看這些,但李世民對這個則沒什麼興趣,宰相們是他選的,每個人的履他更清楚,甚至許多隱秘的資訊他都掌握了許多。
今天的時報上,有一個訊息比較讓李世民感興趣。
那就是李家在報上刊登了他們家招募讀書人,最終考試的結果,上面有一個錄取名單。
李家錄取的人並不多,總共一千一百多人參加他們的考試,最終只錄取了一百人,甚至都沒有達到事先說的十比一。
承幹接過報紙。
映入眼簾的第一個名字,並不是他。
那個名字不是李承幹,也不是李承宗。
他有些驚訝,記得當時考試出來時,可是有許多人都稱考試很難的,而且他自己也覺得,這次考試內容,很雜,甚至比朝廷的進士科都嚴了。
但他自己考的還是不錯的。
再往下看,第二名,也沒有他。
第三名,還是沒有他。
一直往下看,結果在第十三名,承幹才看到了李承宗這個名字。
看完後,他有些驚訝。
自己居然才考了十三名?
李世民打量著太子的反應,看到他只是驚訝而已,但是有點放心了。他聽說太子對這次考試很有自信,還擔心他成績不是太好,而心情不好呢。
“朕派人打探過了,李家這次考慮的錄取名單,很公平公正公開,沒有什麼貓膩,包括你的成績,他們也沒有動過。李家知道你參加考試的人不超過五個,但他們都沒有調整最終的這個錄取名單。第十三名,這是你真正的實力。”
“才第十三名。”承幹撇了撇嘴。
“十三名已經很不錯了,跟你一同考試的可是一千多人,你今年才多大年紀?”
承幹搖了搖頭,“可我三歲開始讀書,教我的都是當世大儒,我還是李相的親傳弟子呢。再說,這次李家考試中的一千多人,可並不是天下最優秀計程車子。其中有多半都只是寒門士子,許多人只是粗通文墨罷了。我只考了個十三名,看來我的文才並不如我自己想的那麼好。”
李世民笑著安慰兒子,太子能考出這個成績,已經出乎他的預料了。李家的那個試卷,他是看過的,難度很高。比起朝廷這兩年的科舉內容都難,真正的是進士科、秀才科的難度了,明經科都沒這麼難。
換句話說,這次李家錄取的這一本人,其實都是大浪淘沙,有著新科進士的水平的。
這是一個非常讓人驚訝的結果。
朝廷一年一考,每年各種各樣的科目上百科,最終錄取數百上千人,但其中真正的進士、明經這樣的人才,其實只有十幾個而已。
而李家卻一下子選拔到了一百人。
這一百人,李世民也已經派人打探過了身份。
大部份都是寒門子弟,甚至以前都沒有什麼名氣的。這些人有的是參加過朝廷科舉的,有的人還已經參加過兩屆了,但都落舉了。
不是這些人不優秀,而是朝廷的錄取條件不同。這些寒門子弟參加朝廷乘興,雖然本事很好很優秀,可卻沒有達官貴人舉薦,也沒有什麼流傳的文名才名,更加沒有優秀高貴的出身,在考試後,當然難以被選取錄中。
還有一些被李家錄取的人,則是無法參加朝廷科舉的讀書人。這些人有些是犯官之後,有些是賤民之子,還有商賈工匠子弟等,甚至有胡人。
這些人雖然也飽讀聖賢之書,胸有才華,但卻連參加朝廷科舉的資格都沒有,可李家卻不限制,向他們敞開了大門。
一切不問,只看才華。
這次李家錄取的一百人中,真正士族出身,官僚子弟的,很少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