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868部分

中原朝廷擁有直轄的地方,極其廣闊。

再近的諸侯,也在遙遠的邊疆。而且受限於交通、氣候等因素,他們的經濟發展肯定也遠不如朝廷,更重要的是人口問題。

西漢諸國叛亂,他們的本錢是什麼?鹽鐵之利,吳國甚至因為有煮鹽之利,因此可以免除百姓的稅賦,這樣自然深得民心。而且由於吳國佔據的地盤極大,擁有數十城,上百萬的人口,其不論是經濟發展基礎,還是戰爭潛力,都是極大的。

兼之其本身就是在中原之內,因此這種叛亂來說,造成的危害更大。

但現在大華的諸侯都在外,就算是過去張家的那些極好的封地,也從沒有說有幾十上百城,擁有百萬人口的。

如琉求,張家經營十幾年,也不過才四五城,二三十萬人口。而更多數的諸侯們,往往都只有一座城,幾千或萬把人口,都已經是大諸侯了。

他們距離中原又遠,說起兵叛亂,確實不足為懼。

張超從沒打算要削藩,因為毫無必要。

諸侯們的那點實力,根本對朝廷形不成威脅,但相反,讓他們鎮守邊疆,積少成多,這些諸侯形成的是一股強大的邊疆鎮守勢力。

對於開疆拓土,征討異族,有極大的作用。

大華朝廷是重點進攻周邊那些大的反抗勢力,而諸侯們則是一點點的吞食征服異族,在那些土地上,建立起牢固的統治。

如果讓朝廷這樣去開疆拓土,化夷為夏,其實肯定會投入不足,無法面面俱到。

而讓諸侯去做這些,正好填補了朝廷在這方面的不足。

張超不但不打算削藩,他甚至還早決定要堅定不移的推行分封制。朝廷給予授權,不但分封有功臣子為諸侯封臣,甚至也授權給那些商人組建殖民公司,去海外開拓殖民,建立據點。

有本事就去開疆拓土,朝廷給予政策上的扶持,甚至有時也會派兵支援。比如從馬六甲海峽到南非,這麼漫長的海岸線,到處都能夠殖民。

建立殖民點,征服異族,種植糧食,開採礦物,進行貿易,向中原輸入原料,開拓海外的銷售市場,這都對於大華是有極大的幫助的。

張超並不想要讓大華成為一個農業社會,那樣是沒什麼發展潛力。

要想跳出中原,大華現在正是最好的時機。對周邊實行分封,化夷為夏,將他們同化。

而對更遙遠的地方,則實行的是海外殖民策略,也不求征服。只要打下一個個的據點,建立堡壘商鎮,以貿易為主,其實也是一樣的。

張超登基已經一年。

朝堂上下,都在努力的觀察著皇帝。

這一年來,朝政穩定。

朝堂上人事變動也不大。

最關鍵的是,憲法制訂頒行之後,議會以此為基礎,又修訂了一項又一項的律法。

皇帝沒有試圖奪回當初承諾交出的那部份權力,大家也習慣了內閣責任制。

皇帝不瞎折騰,內閣很負責,諸侯、資本家們都得到了想要的穩定。而不論是地主還是平民,都有機會透過讀書科舉,入仕為官做吏,得到上升的通道。

一切都很好。

“朝廷已經頒發了兩次海外殖民授權狀,前後授封了二十五塊海外殖民地,這都沒多久,現在又要頒發殖民授權?”

馬周有些猶豫。

其實海外殖民這個事情,現在還沒見到多少成效,不少人都認為這個海外殖民不見得就是好事。

擔心的是那些殖民公司會尾大難掉。

其實海外殖民公司,並不僅是商人,甚至可以說,如今這年頭已經沒有什麼純粹的商人了。

朝廷早取消了商籍,對經商也沒有了什麼限制。

現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