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張才發的勤務兵(2)
他說話算數,當晚,他揹著團長一個人悄悄下了山。
他走過十幾裡山路後,淌過一條小河,向對面的敵兵駐紮的寨子摸去,當趴在村邊時,他便躲在稻田裡“聽動靜”。這時衛立煌的先頭部隊已經進到了寨子,餓慌了的敵兵也正在搶糧的搶糧,做飯的做飯。聶鳳智手提駁殼槍,悄悄地等待著“機會”的到來。
不久,前面出現兩個人影,一高一低,一前一後,前面的小矮子提著桶子,後面的大個子跛著腳,手裡拄柺棍,大跛子邊走邊發牢騷:
“真倒黴,紅軍沒剿到一個,倒把老子的腳跌傷了!”
“你可以回後方啦!”小個子操著川音道。
“你龜兒子說得好!當官的哪個管啦!”大個子學著川腔說。
突然,聶鳳智衝了出來,用槍頂住了大個子的腰部:“不準動!”
“老總,不要開槍!不要開槍!”大個子扔下棍子舉起手。
這小矮子見狀,把桶子一放,也舉起手,說:“俺走,俺走,俺已走過貴軍3次啦,再走一次沒關係咧!”
就這樣,聶鳳智一人俘虜了兩個敵兵。結果,訊息傳出後,許多人都不相信,說:“他才15歲,敵兵個個比他年紀大,竟然被他俘虜了?!”當確信無疑後,個個又由不相信轉為敬佩。
(3)
在參軍之初,聶鳳智還有一個感人的故事,這就是他做護理員的經歷。
在聶鳳智一人俘虜了兩敵兵後,紅73師發起了古風嶺戰鬥,在激戰中,團長張才發身先士卒在衝鋒中負了重傷。於是,照顧負傷的團長的任務,就落在了小小年紀的勤務兵聶鳳智身上了。
本來照顧負傷的病人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偏偏又由於張國燾的戰略錯誤,紅軍沒能粉碎敵人的“圍剿”。在敵大軍壓境、前堵後追的嚴重形勢下,聶鳳智“護理”團長因此變得特別的艱鉅。
敵人重兵壓境而來,張國燾由盲目輕敵、狂妄自大,一下變為驚慌失措,說:“紅軍只可打第一仗,沒有打第二仗的力氣!”率領紅四方面軍就向西突圍轉移。結果,紅軍在河口發生激戰,戰線擺得很長,從河口東北的仙人洞到鄒家集、兩河口一線都是炮火紛飛,戰士們用手榴彈、刺刀與敵兵拼死血戰,但是由於敵情非常嚴重,戰鬥是險象環生。戰鬥就在聶鳳智和張團長的山腳下,相隔不過幾百米處,炮彈紛飛,子彈“嗖嗖”地從身邊飛過,戰況十分危急,聶鳳智是一邊給團長喂水餵飯,一邊手裡握著個大手榴彈,隨時得準備和可能突然出現的敵兵拼命。幸好敵兵沒有出現。在炮彈紛飛的緊急情況下,他跑東跑西,設法保證團長的安全和治療。
在戰鬥期間,部隊日夜行軍,秋雨連綿,而且總有敵兵的堵截和尾追,小小年紀的聶鳳智,把全部精力放在照顧張團長上,每到一地,先找避雨處,一安置好團長,就喚來醫生換藥,換完藥後,又燒水給張團長擦澡、換洗衣服、弄吃的,簡直就像個“小保姆”。
由於敵人的層層阻擊,紅軍由向西改為向北,經襄陽入豫西,在近似逃跑的急行軍中,戰士們赤腳前進,忍飢耐寒,冒著嚴霜冷雨,晝夜行進。在行軍路上,聶鳳智堅持兩條,一是不論戰鬥怎樣頻繁,環境怎樣惡劣,絕不掉隊;二是不能讓首長的傷口化膿或再次負傷。一天夜行軍,陰雨綿綿,伸手不見五指,腳下河水刺骨,抬擔架的民工和部隊一樣,一天多沒吃一點兒東西,民工抬著擔架走不動了,聶鳳智餓著肚子,把自己的乾糧分給民工吃。又有一次過河,腳下卵石滾滾,一位民工跌倒,膝蓋跌傷了,小聶毫不猶豫地將揹包一扔,抬起擔架就往前走,山路彎彎,加上天黑,他也幾次跌倒,把腳摔成重傷,但不吭一聲,咬緊牙抬著擔架繼續前進,緊跟部隊急急地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