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停在河邊簡易的碼頭旁,隨後關閉了發動機。碼頭附近也停靠著幾艘小木船,也都安裝了柴油引擎,現代文明不可避免地滲入了這片蠻荒之地。塞米很快起身跳上碼頭,然後用纜繩將快艇固定好,附近植被中間有村落兒童的身影閃現,好奇打量著塞米。
村落裡的兒童認識貝爾斯,每次前來都會帶糖果,但不認識塞米,沒敢馬上靠近。貝爾不久也拎著登上包走走上碼頭,很快從裡面掏出糖果,晃動著包裝袋招呼躲在在植被叢中孩子們。兒童們馬上跑了出來,高興地圍著貝爾斯,不斷用土著語喊著什麼。塞米雖然是本國人,但根本聽不懂這裡的土著語,不知他們在叫喊著什麼。
貝爾斯卻可以熟練地用土著語和兒童們交談,微笑著將糖果分給他們,每人一包。孩子們分到糖果,馬上開啟包裝袋享用,同時帶路前行。貝爾斯和塞米背起登山包,跟隨孩子們穿過茂密的植被,進入村落內。村落並不大,只有二十多戶人家,全部住在高腳木屋內,經濟來源就是接待遊客和看護雨林,防止偷獵。
該國政府已經把庫馬河流域設定為自然保護區,嚴禁狩獵和砍伐,並設立武裝巡邏隊進行看護。不過巡邏隊只能沿著河流巡邏行進,很難深入兩岸的密林中,反偷獵任務只能交給當地土著人,按月付給他們酬勞。土著人常年生活在這片區域內,十分熟悉這裡的環境,可以輕鬆穿越茂密的雨林,搜尋偷獵分子蹤跡。
庫加馬河保護區剛成立不到兩年,偷獵行為屢禁不止,巡邏隊的作用有限,基本都是依靠當地土著人。保護區內有很多珍稀動物,最著名的就是大猩猩和雨林獵豹,很多國際收藏家都想得到它們標本和皮毛,如果是活體,價格會更高。利益驅使下,偷獵者自然鋌而走險,深入保護區內偷獵,從未停止過。
黑猩猩和雨林獵豹都是土著人崇拜的靈物,當然不能任由偷獵者殘殺,保護區沒有成立之前,他們就已經和偷獵者鬥上了,互有勝負。偷獵者擁有現代化的武器裝備,而土著人則熟悉地形,後者更佔優勢,但也難免有傷亡。貝爾斯會戰場急救,一年前曾救治過被偷獵者打傷的村長,因此才會得到對方絕對信任,否則很難深入庫加馬河保護區內。
村長知道貝爾斯上午會來,剛才就聽到了快艇的引擎聲,親自迎接出來。貝爾斯和村長擁抱相見,介紹過塞米後,一同進入村長家。村長的孩子都已成年,住在別得村落內,妻子去世的早,家裡只有他一個人。貝爾斯開來快艇上還裝著二十幾箱啤酒,這是最好的禮物,在密林之中有錢也買不到。
該國的道路交通極不發達,所有物資都要靠水流運輸,時間漫長不說,上游地區瀑布很多,根本無法行船。村裡的生活必須品每月都要去一百公里外的小鎮其採購,而鎮上物資要透過陸路運來,經常缺貨,尤其是啤酒。土著人的第二生命就是啤酒,這也和當年的殖民者有意用此控制土著人有關,後來成了習慣,不可或缺。
村長家擁有全村唯一的冰箱,使用太陽能供電,基本能滿足運轉,只要不使用其它大功率的電器裝置。二十幾箱啤酒都放在村長家,每戶村民平均分配,一分錢不收,自然也是村長籠絡人心的手段。貝爾斯和塞米沿著木梯走上高腳木屋,脫掉腳上徒步鞋,進入屋內,席地而坐。
土著人常年光腳活動,根本不穿鞋,爬樹涉水或穿越沼澤,如履平地。村長從冰箱內取出冰鎮啤酒,開啟遞給貝爾斯和塞米,自己隨後也所在旁邊,邊喝便聊。簡單的客套過後,村長取出昨天村民從紅外相機內取回的儲存卡,交給貝爾斯檢視。貝爾斯示意塞米用平板電腦檢視,自己則繼續和村長交談,希望能獲知霍加狓具體的活動地點。
土著人都是天生的獵人,可以準確追蹤熱帶雨林中各種動物足跡,遠比紅外相機管用,因此要親自詢問村長。他從戶外馬甲內取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