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10部分

有來自21個國家的約100名本科生和研究生入校學習。

新聞學院在哥大頗有名氣,授課教授大部分都是經驗豐富的記者。

林曉玲覺得成為一名新聞記者較為自由,在美國有不少女記者,這是女性獨立的表現。

林子軒對此哭笑不得。剛剛到美國就受到自由主義思潮的影響了,還講起了女性獨立,有本事自己打工掙學費,那才是真正的獨立。

但誰讓這是自己的妹妹呢,只能任由她去。

大不了回國後讓她在永珍書局工作,負責新聞編輯就行了,他並不指望林曉玲能夠有多大的成就,只要平安便好。

在寄回來的信件中。林曉玲還說了她的大學感受,有部分和林子軒有關。

在中國的時候。她知道自己的哥哥名氣非常大,卻沒有直觀的概念。

來到美國後,她才真切的感受到這一點,在學校裡,《麥田裡的守望者》這本書幾乎成了學生的必,這股風潮還沒有散去。

一年多的時間。這本小說在美國賣出去超過三十萬冊。

按照業內的估計,《麥田裡的守望者》的銷量有望超過百萬冊,不過它以青少年為主體的讀者群限制了銷量的增長。

如果能夠被美國的中產階級接受,則可能創造一個銷售奇蹟。

一位作家寫出一本暢銷書或許是巧合,寫出兩本暢銷書就需要實力了。而能寫出三本暢銷書就會奠定其在文壇的地位。

林子軒想要在西方文壇獲得徹底的認可,還需要一本奠基之作。

當然,這本書絕不會是《高堡奇人》,他希望永遠沒有人知道他和這本書的關係。

他想要安靜的寫書,可現實世界卻讓他無法安靜。

他來到無錫沒有幾天,就收到了上海的信件,平禁亞寫信告訴他一件事。

1925年5月15日,上海日本紗廠工人為抗議日本資方無理開除工人再度罷工,日本商人對工人開槍射擊,導致多人受傷。

5月17日,工人代表顧正虹在醫院不治身亡。

5月23日,全國學聯議決援助顧正虹慘案5項辦法,5月24日內外棉紗廠工會在潭子灣舉行顧正虹追悼大會,萬餘人參加。

平禁亞寫信的意思是請示永珍書局旗下的報紙和雜誌應該表明什麼態度。

在這種形勢下,肯定是要抗議的,反對日本人的暴行,只是採取的力度問題。

從去年開始,上海工人罷工事件就屢屢發生。

先是上海絲廠女工罷工,後來是南洋菸廠工人罷工,接著是日商內外棉五、七、八、十二廠等約1萬名工人罷工。

每次罷工,報紙都會支援一番,為工人爭取權益。

前面兩次是針對中國工商業的罷工,中國商人講究和氣生財,不願意把事情鬧大,看在都是同胞的份上,基本上都進行了妥協,答應了工人提出的部分要求。

罷工事件能透過談判獲得解決。

然而,日本人可不是中國商人,他們來中國是為了賺錢,對罷工工人的態度極為強硬。

隨著日本商人大規模的來到上海圈地建廠,日本人僅在上海一地就設有23家紗廠,佔全上海紗廠總數的三分之二。

日本廠主對待工人非常苛刻,工人每日工作12小時以上,工資每日僅一角五分。

還要扣存百分之五儲蓄廠中,需至工作滿十年方始歸還,半途辭工者儲蓄金即被沒收。

可以說,日本紗廠是上海工作環境最差,待遇最低的工廠。

面對工人的屢次罷工,日本人利用各方勢力進行打壓,不惜動用武力。

由此造成了這次慘劇的發生。

平禁亞知道林子軒和日本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