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0頁

;五經&r;;十一二歲就講書,讀文章,先把一部王守溪的稿子讀的滾瓜爛熟。教他做&l;破題&r;、&l;承題&r;、&l;起講&r;、&l;題比&r;、&l;中比&r;、&l;成篇&r;。送先生的束脩,那先生督課,同男子一樣。這小姐資性又高,記心又好,到此時,王、唐、瞿、薛,以及諸大家之文,歷科程墨,各省宗師考卷,肚裡記得三千餘篇,自己作出來的文章,又理真法老,花團錦繡。&rdo;

雖然是小說文字,但也把聰明人學好八股文的步驟、時間說的很具體。《儒林外史》作者吳敬梓是生於清康熙四十年,逝世於清乾隆十九年的人。中間經歷了雍正朝。故事雖假託是明朝,而客觀反映也還是清朝社會上的教育情況。所說魯編修把女兒當兒子教作八股文的情況,對這位才女的聰明才智,也並未作過分的誇大,在清代許多著名人物的真實教育情況,不少也都類此。有的比這位魯小姐要聰明的多,成就自然也大的多,如近代著名的林則徐就是很典型的例子:

林則徐的父親林賓日在他四歲時,參加鄉試考舉人,因病目不能終場落選,在羅氏家塾中作教師,林則徐隨父入墊讀書,自識字及讀章句,皆其父口授。七歲時即開始學作八股文,別人認為太早,其父林賓日則認為&ldo;此兒性靈,時有發現處,不引之則其機反窒,此教術之因材而施者耳。&rdo;語見林則徐《雲左山房文鈔》中《先考行狀》。林則徐父親林賓日著有《小鳴集》詩八卷、古文、時文各二卷。是個好父親,好老師,對幼年的林則徐觀察、判斷十分深刻。後來林則徐在他的教導下,十三歲府考第一,十四歲進學成為秀才,二十歲鄉試中第二十九名舉人。二十一歲、二十五歲次會試落選,二十七歲第三次參加會試,以殿試二甲第四名成進士,入翰林院為庶吉士。這是真實的例子,看來林則徐小時是十分聰明的,由四歲到十四歲,便以優異成績成為秀才。可見這十年時間裡,他是把寫八股文的本領學的很好了。清代名人中,這種例子還很多,不再贅舉,只此亦足說明八股文的教育情況。毫無疑問,八股文教育的本身也是天才教育。而從古至今,以至未來,教育的本質也永遠是天才教育,&ldo;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亦樂也。&rdo;當時八股文教育,科舉考試制度,本質也體現了這點。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